2020-03-19

《西方心理学 vs 东方禅修》

西方心理学对意识的探索 始于对治心理病态的需求与好奇,所以他们是以小我显意识为最高本位 往下探索,发现“低于”显意识的潜意识。他们的一切方法,都只是为了“回到”正常小我的显意识为胜利的终点。

东方的灵性探索 始于对生命与天地的好奇,所以显意识不是终点而只是起点,透过禅修冥想 从小我往上探索永恒。在这过程 佛家发现与潜意识相似的阿赖耶识,储存着无始以来的一切发生。

但关键性的差别是,西方心理学对潜意识运作是看不清 无法控制的;而东方的觉者 对阿赖耶识的因果印记启动 慧光彻照。前者在低频的无意识黑暗中 摸索,后者在高频的觉照中 体验自由意识。天差地别。

认同哪种探索,就是自己频率状态的相应。所以认同西方那些充满自我感的家族排列 原生家庭 催眠 心理疗愈等的人,自然会看不懂听不进甚至疑问夕阳老师的分享,同频共振法则,频率相差太大。

网页链接

以上,昨天没忍住,第一次在夕阳老师官网评论了。实在可惜,让如此难得的善知识 费时回答如此攀执于二元的种种问题。

2020-03-19》上有5个想法

  1. 一个自我来到顶峰以后会发生什么?任何的事物一旦达到了顶峰,它将不得不走下坡路——下坠。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孩子在狂笑的时候,她的妈妈就立刻知道他快哭了。一个孩子如果疯过头了,玩过头了,很快他就要哭了,很快就要跌一跤,很快就要摔得鼻青脸肿,很快玩具就要被砸碎,很快各种各样事情就会发生,然后就会哭。
    Lila 不太理解上面夕阳老师的话对于思想上还没有突破二元对立的普通人 在面对任何的事物难道都不可以过于处于高频的欣喜吗 那么感恩这种情绪是属于什么呢 高频的一种还是超越了高与低这俩者呢 作为普通的人 对于美好的事物或者难过的事物是否也要遵循这种宇宙规律 保持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呢?

    • 只要在二元对立有自我感的维度,就一定受能量法则的限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就是佛陀说的无常和因果规律。所以八万四千法门 教人解脱。

      • Lila 有点不懂 可以更大白话点吗哈哈 那么普通人无论是对于令人开心或难过的事情是否都不应该太过 保持不咸不淡的心情

        • 大白话就是一切都在不停的变动,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没有永远的好 也没有永远的坏,你今天心爱的 可能明天变仇恨的。佛家说的无常,能量的上下回路波动。你可以选择被动的随波逐流,或主动开始跳脱这怪圈。至于怎么跳脱,八万四千法门,方法多的很,保持不咸不淡是个开头,但无法达到目标。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