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故事选:佛陀受了風寒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住在一位名叫提婆比多婆羅門的芒果園中,而尊者優波摩那為佛陀的侍者。
那時,佛陀受了風寒,引起了背部疼痛的痼疾,所以找來尊者優波摩那,對尊者說:
「優波摩那!我受了風寒,引起背痛。請你穿好外衣,拿著鉢,到提婆比多婆羅門家去,為我要一些熱水來。」
「好的!世尊。」
尊者優波摩那來到提婆比多婆羅門家,默默地站在門外。
這時,提婆比多婆羅門正在廳堂中理髮,看到尊者優波摩那站在門外,就問道:
「外面這位穿長袍的出家尊者,你默默地站在門外,要乞討什麼嗎?」
「住在芒果園的阿羅漢、善逝,受了風寒,背痛得厲害,你有治療的熱水或藥物可以施捨嗎?」
聽尊者優波摩那這麼說,提婆比多婆羅門就布施了一滿鉢的酥、一瓶油、一瓶石蜜,並且差人擔了熱水,隨尊者優波摩那到世尊的住處。尊者優波摩那以油為佛陀塗身,再以熱水泡洗,然後以溫水調和酥蜜飲下。有了這樣的處置,世尊的風寒與背痛,就緩和下來了。
隔天一早,提婆比多婆羅門來探望佛陀。
一番問候寒暄後,佛陀問:
「婆羅門!你們怎樣修婆羅門法呢?例如,布施什麼人可以獲得大果報?在什麼時機布施,布施什麼東西,才是殊勝的福田?」
「瞿曇!我們婆羅門最有成就的聖者,稱為三明婆羅門。要成為三明婆羅門有三個條件:是博記多聞的好老師、有純正的婆羅門血統、相貌端正。能布施三明婆羅門的人,可以獲得大果報,而隨時布施飲食與衣物,就是最殊勝的福田。」
接著,提婆比多婆羅門反過來問佛陀說:
「瞿曇!你認為怎樣才是真正的婆羅門?如何才是三明成就?布施什麼人可以獲得大果報?怎樣才是布施的適當時機?怎樣布施才是殊勝的福田?」
「婆羅門!善知解脫,解脫一切貪的人,才是真正的婆羅門。得三世了然的宿命通、能見諸趣眾生的天眼通、斷盡煩惱的漏盡通之人,是成就三明的聖者。能隨時布施這樣的聖者,有最大的果報,是最殊勝的福田。」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相應部第七相應第一三經》、《雜阿含第一一八一經》、《別譯雜阿含第九五經》。
二、在《阿含經》中,多處記載著佛陀有背痛的痼疾,這是人間佛陀的模樣,正是解脫聖者也有「身苦」的例證。可是,後來漸漸出現了理想的佛陀觀,說佛陀是一切圓滿者,身體當然也是圓滿的,怎麼會生病需要吃藥呢?於是,將佛陀吃藥解說為是示現的,其用意是為了會生病的一般人,教化他們應當吃藥的(參考《摩訶僧祇律》,大正藏二二冊四八一頁上)。甚至,「大眾系的說大空宗以為:佛示現身相,其實佛在兜率天上,所以也不說法,說法是佛的化現。」(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六二頁)這樣的佛陀觀,離《阿含經》所記載的人間佛陀,差距多麼大啊!
三、佛陀為何會有背痛的痼疾?有些律典以「本生」、「因緣」的格式,解說這是佛陀長遠以前過去生的業力所致。這種說法,對毫無宿命通的一般人來說,是無法辨別的,只能存於信仰中。《相應部第七相應第一三經》的英譯本註解中,說佛陀背痛的痼疾,是緣於六年苦行中的傷害,這是比較容易以一般常人的經驗來理解的。佛陀在六年苦行中,曾有一段時間「日食一麻」,導致色身十分瘦弱(參考故事第二〈佛陀的修學歷程〉),可推見這六年間,佛陀對色身的保養是如何地缺乏了,若說因此而種下背痛的病根,其可能性是很高的。
四、從佛陀與提婆比多婆羅門對「三明」的認定不同,也可以辨別佛法與婆羅門法之間的若干差異了。
《佛說興起行經》卷1:佛說骨節煩疼因緣經第四
聞如是:
一時佛在阿耨大泉,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皆是阿羅漢,六通神足,唯除一比丘——阿難也。
佛語舍利弗:「往昔久遠世,於羅閱祇城中,有一長者子,得熱病甚困。其城中有一大醫子,別識諸藥,能治眾病。長者子呼此醫子曰:『為我治病愈,大與卿財寶。』醫子即治,長者子病得差;既差之後,不報其功。長者子於後復病,復命治之,差不答勞。如此至三,不報如前。
「後復得病,續喚治之,醫子念曰:『前已三差,而不見報。』長者子曰:『卿前後治我,未得相報,今好治我,差當併報。』醫子念曰:『見欺如此至三,如誑小兒,我今治此,當令命斷。』即便與非藥,病遂增劇,便致無常。」
佛語舍利弗:「汝知爾時醫子不?則我身是;爾時病長者子者,地婆達兜是也。」
佛語舍利弗:「我爾時與此長者子非藥,致令無常,以是因緣,數千歲受地獄燒煮,及畜生、餓鬼。由是殘緣,今雖得作佛,故有骨節煩疼病生。」
於是,佛說宿緣頌曰:
「我往為醫子, 治於長者兒,
瞋恚與非藥, 由此致無常。
以是宿因緣, 久受地獄苦,
爾時餘因緣, 故致煩疼患。
因緣終不滅, 亦不著虛空。
以是三因緣, 盡護身、口、意。
我自成尊佛, 得為三界將,
故說先世緣, 阿耨大泉中。」
佛語舍利弗:「汝見如來,眾惡已盡、諸善普具,欲使天、龍、鬼神、帝王、臣民,皆念其善,猶有此緣,況復愚冥、未得道者?」
佛語舍利弗:「汝當學是,及五百羅漢、一切眾生,皆當學是。」
佛語舍利弗:「汝當護身三、口四、意三,舍利弗!汝當學是。」
佛說是已,舍利弗及五百羅漢、阿耨大龍王、天、龍、鬼神、乾沓和、阿須倫、迦樓羅、甄陀羅、摩休勒,聞佛所說,歡喜受行。」
《佛說興起行經》卷1:佛說背痛宿緣經第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阿耨大泉,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皆是羅漢,六通神足,唯除一比丘——阿難也。
於是,佛語舍利弗:「往昔久遠世時,於羅閱祇,時大節日聚會,時國中有兩姓力士:一姓剎帝利種,一姓婆羅門種,亦來在會。時兩力士共相撲,婆羅門力士語剎帝利力士曰:『卿莫撲我,我當大與卿錢寶。』剎帝利便不盡力,戲令其屈伏也。二人俱得稱,皆受王賞,婆羅門力士竟不報剎帝利力士所許。到後節日,復來聚會相撲,婆羅門力士復求首剎帝利力士,如前相許,剎帝利力士復饒不撲,得賞如上,復不相報。如是至三。
「後節復會,婆羅門力士重語剎帝利力士曰:『前後所許,當一時併報。』剎帝利力士心念曰:『此人數欺我,既不報我、又侵我分,我今日當使其消。』是剎帝利便乾笑語曰:『卿誑我滿三,今不復用卿物。』便右手捺項,左手捉袴腰,兩手蹙之,挫折其脊,如折甘蔗,擎之三旋,使眾人見,然後撲地,墮地即死。王及群臣,皆大歡喜,賜金錢十萬。」
佛語舍利弗:「汝知爾時剎帝利力士撲殺婆羅門力士者不?則我身是;婆羅門力士者,地婆達兜是。」
佛語舍利弗:「我爾時以貪恚故,撲殺此力士,以是因緣,墮地獄中,燒煮榜治,經數千歲。今我已成阿惟三佛,諸漏已盡,爾時殘緣,今故有此脊痛之患。」
於是,世尊自說宿緣頌曰:
「節會共相撲, 意欲屈彼人,
一舉撲著地, 令其脊中折。
以是因緣故, 久受地獄苦,
先世殘餘殃, 故致脊痛患。
此緣終不滅, 亦不著虛空。
護是三因緣, 莫犯身、口、意。
我自成尊佛, 得為三界將,
阿耨大泉中, 自說宿世緣。」
佛語舍利弗:「汝見如來,眾惡已盡,諸善普具,諸天、龍、神、帝王、臣民、一切眾生,皆欲令得渡,尚不免餘殃,況復愚癡、未得道者?」
佛語舍利弗:「汝等當學是,護身三、口四、意三。」
佛說是已,舍利弗及五百羅漢、八部鬼神,聞佛所說,歡喜受行。」
簡譯:
佛世的時候,最常來找 佛陀麻煩的就是提婆達多!他還想要殺 佛陀!往世都常常想害釋迦菩薩,但釋迦菩薩每次都原諒他!不過推就更久的無量世以前,釋迦菩薩在還沒學佛時也常常殺了提婆達多!
因此提婆達多才每一世都常常找 釋迦菩薩麻煩!
這在《佛說興起行經》也有講過往世的因緣,大意就是佛陀在往世有一次當大醫生的兒子,提婆達多當長者子,長者子生病找大醫生的兒子治病,跟他說:「你如果治好我,我就給你很多錢!」醫生兒子治好了他!但長者子卻不給醫生子錢,而且接連三次為他治病,都不守信用沒給他錢!
那第四次長者子又生病了,說這次病好一定把前面的錢都付清!可是醫生兒子這次不相信!就故意給他不對證的藥,把長者子害死了。
醫生子因此墮入地獄和三惡道受苦無量!乃至成佛之後還要示現骨節疼痛的因緣。
那還有一次就是他們兩人都當大力士!提婆達多是婆羅門種性的大力士,釋迦菩薩那時是貴族種性的大力士!婆羅門大力士就跟貴族種性的大力士說:「比武的時候,你故意在大家面前輸給我,我會給你很多財寶!」但他又不守信諾!乃至三次如此!第四次婆羅門大力士說以前的會一起還給你,可是貴族大力士就直接把婆羅門大力士殺掉了!因此又墮地獄等三惡道很久!乃至成佛之後還要示現背痛的因緣。
那個貴族大力士就是 佛陀的前身。由此可知我們很多事情如果會不順利,那可能會有往世的因緣!那我們就不用太在意!就當作還債就好了!
许多佛典都提到,佛陀平生经常犯背痛,有时在说法时也会停下来,“吾患背痛,欲小止息”。甚至采卧躺式,让大弟子代而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