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師心要建言》

蓮師說:措嘉,我們應該修持能從輪迴中解脫的法教!如果不這麼做,便很難得到閒暇圓滿的人身。

  閒暇圓滿的人身有多難得?就好比將一粒豌豆丟向寺院牆面,要豌豆黏在牆面上一般難;也好比烏龜恰好伸頭穿過漂浮在大海中的木軛環一般難;又好比試圖將芥子投入直立針的針孔一般難。

  這麼困難的原因是,若說六道眾生好比一堆穀物,地獄道、餓鬼道與畜生道的眾生就好比穀物的下一半,阿修羅是上一半,而天人和人類則只是最頂端的一小丁點兒。比起投生為他道有情眾生的可能性來說,要得到人身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措嘉,試著數六道有情眾生到底有多少!

  蓮師又說:措嘉,即使在這麼難得的情況下,你仍因過去的福德而成功獲得了人身,但你若沒有健全的感官(六根不全),是耳聾、眼盲或口啞的話,要修持佛法還是很困難的。如果你投生在文明極為落後的國家,也沒有機會修持神聖的佛法。如果投生在一個主張虛無邪見的異教徒家庭中,你也不會入門學習佛陀教法。

  如今我們已誕生在南瞻部洲這片佛陀教法住世的文明土地上,我們獲得了極為難得的珍貴人身,而且在感官仍舊完好健康之時,值遇殊勝崇高的上師,並能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可以進入佛門學習佛陀言教、修持神聖佛法、與僧伽為伴。假若此時尚且不實修能帶來解脫和證悟的佛法,便會虛擲這個珍貴的人身。

  已入寶島,莫空手而回;尋著無盡寶,莫僅是渴求而空徘徊!我們應趁著擁有船筏時,橫渡海洋,切莫白費這人身之船。現在就是將輪迴涅槃分開的時候了,要歡喜地努力修行!現在就是快樂苦痛的分際點,莫要替自己製造任何悲劇不幸!現在就是離開高低起伏的道路的時候了,莫要跳進下三道的深淵中!

  現在就是表現明智或愚蠢之差別的時候,莫要愚蠢地喃喃自語或死盯著看!現在就是累積永恆資糧的時候,莫要讓自己庸庸碌碌、空手而返!現在就是看出誰是偉人、誰是卑鄙小人的時候,莫要在名利之中尋求證悟!

  現在就是看出誰是善人、誰是惡者的時候了,捨棄你的世俗追求吧!當下此刻就好比百天之中的一餐而已,不要以為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蹉跎!現在就是一刻懈怠將會帶來長久持續果報的時候,要歡喜地努力修持!現在就是一年堅毅換來未來多生快樂的時候,要持之以恆地修持佛法!

  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蓮師又說:措嘉,我們無從得知這個珍貴難得的人身,到底明天或後天會死去,因此莫作長久住世計!我們不確定這個借自四大的身體何時會破敗分解,因此不要過度寵愛珍惜這個身體!

  出生之後,必定走向死亡,因此要將訓練自己熟悉無生本性當作一生職志!相遇之後,必定走向分離,因此要斷除對友伴的貪著!積聚之後,必定走向耗盡,因此要放下執著,慷慨布施!建造之後,必定走向毀壞,因此不要離開山居閉關!

  貪慾和野心只會為你帶來痛苦,因此要放下你的渴望!迷妄的經驗只會帶來迷茫,因此要徹底摧毀二元的感知!若能如此,你將永遠快樂——聽從益言的人啊!

  蓮師又說:措嘉,我已經將這些建言告訴了所有人,但沒有人真正聽從。當死神伸出魔爪撲向你時,就沒有解脫的機會了。那些不修持佛法的人,臨終時終將懊悔自己沒有把握機會。

  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時間一秒也不駐留地飛逝,此生就如此一時一刻不停頓地耗盡了,然後,我們便一命歸陰。四季仍持續著,但是你的生命不待,消殞而去。

  看著日、月、年的時光荏苒而去,一步步逼近死亡,你不會感到絕望嗎?每個人都會毫無預警地倏然死去,你怎能滿足於此?當死亡到來之時,子孫和財富毫無用處,你怎能滿足於此?伴隨你的,除了善行和惡行之外,什麼都沒有,你怎會如此自信?

  不把對堅固實相和常見之執著斬斷的人,多麼無知!

  蓮師又說:措嘉,在不自由的狀態中,連人身都得不到,更別說去修持佛法、證得解脫了!

  現在我們有力量選擇自己想做的事,然而人們卻總說自己無法運用佛法。即使得到了暇滿人身,他們還是說自己沒空作心靈修持;他們完全可以為了衣食而奴役自己,對於修持神聖佛法卻說自己連一年的時間都沒有;活在輪迴庸碌忙亂的塵囂中毫不疲倦,卻說自己承受不了佛法修持的一丁點兒艱困;能夠不斷忍受痛苦的經驗,卻說自己沒空花上一個夏天或冬天的時間來享受心靈修持的快樂。

  那些漠視佛法的人,似乎不要快樂!

  蓮師又說:措嘉,要趁著青春年少,努力投入心靈修持,這點非常重要。等到垂垂老矣才想聽聞佛法,你的耳朵可能已經聽不到了;你也許想要讀書學習,但注意力已經遲鈍,記憶力也退失了;你也許想要走向佛法,但身體已經走不了或坐不住了;你也許想要修持,但是四大的能量已經衰退,且無法保持專心;你或許想要布施你的財產,但財產卻被他人所控制,你無法作主;你或許樂意承受修行的艱困,但你的體質已無法承受壓力。若是讓上師和法友感到不歡喜,晚年到來時,你也許想要修行卻已經不能修行了,那時你會這麼希望:「年輕時若是有這樣的意願該有多好!」但這麼希望也沒用了。能夠投入心靈修持的時候卻不去做,現在後悔為時已晚。

  青壯時期對佛法修持毫無興趣的人,無異愚人!

  蓮師又說:措嘉,在修持解脫的佛法時結婚、過著家居生活,就像是被束縛在緊固的鎖鏈中,不得自由;你或許想要逃走,然而你已經身陷輪迴地牢,逃脫無期;你或許已經感到懊悔,然而你已沉沒在情緒的泥沼中,無法脫身。如果你有了孩子,他們或許很可愛討喜,然而卻是把你綁在輪迴中的樁柱;如果你沒有孩子,無法傳宗接代的憂慮甚至更令人苦惱。如果你擁有財產,在畜牧及農忙間疲於奔命,你便不會有閒暇來修行佛法;如果沒有財產,飲食匱乏所帶來的痛苦與掙扎甚至更令人苦惱。如果有僕從與員工,你便完全甘於當個忙於經營管理的奴隸;如果不是這樣,缺乏權力便讓你為他人所控制,沒有修行佛法的自由,這麼一來,你的今生及來世都被破壞了。

  總而言之,成家立業、過家居生活的人,只會讓自己陷入苦惱的泥沼,這樣是沒有機會走向解脫的!

  蓮師又說了:措嘉,世間的歡樂極為無常易變,然而你若能修持神聖佛法,你的快樂便會長長久久。世間的財富既短暫又片刻易失,然而你若能持續積聚資糧,你便是真正富有的。投身惡行的人是多麼無知,而行善的人卻是明智的。把自己交給具義教法的人們是多麼高貴可敬,而追求無意義的名利的人們又是多麼短視、不道德。世俗名聲及物質利益是苦痛的家戶主,而聖者則是一生證得佛果的人。

  戀執這個世上的人,根本得不到脫離輪迴的良機!

  蓮師又說:措嘉,煩惱會因情境不同遇緣而生,因此,逃離貪嗔之地吧!障礙皆因散亂放逸而起,因此,要追隨殊勝的上師,有如遵循藥方一般。此生的貧窮與不幸皆肇始於過去的行為,因此,要住於無人的僻靜處。惡行會因情境之故遇緣而造,因此,要像避開毒藥一般,遠離不好的友伴。陷阱是由錯誤的見解引起,因此,要敞開心胸去學習和思考。無論生者或死者,起伏興衰都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無論什麼喜悅或是快樂降臨在你身上,都源自於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驕傲。趁著還有能力避開輪迴的惡趣,努力去獲得證悟吧!

  活在惡行中的人們,將會長時受苦!

  蓮師又說:措嘉,大體而言,死亡時刻是不確定的,從你出生那天起,死亡就伴隨著你了。你會在何種情境下命歸黃泉,也是無法確定的;就算你不想死,你還是會死去,死亡絕不會遺棄你的。你或許累積了世間所有的財富,但你仍舊必須將財富留諸身後。

  輪迴不會在你死後就消失,你將再次流轉於三界之間。輪迴之中沒有任何快樂可言,無論你投生在六道當中的哪個地方,都超越不了悲苦。過去你經歷了多少痛苦,流轉多少次了,而你將繼續在輪迴中流轉徘徊,在苦難的浪頭上顛簸翻騰。若是努力修持佛法,斷絕自己和苦難的連結,不是更好嗎?而且除非自己抵達了乾燥的陸地,否則無法引領他人脫離輪迴。然而,似乎所有的佛法行者都還是執著於世間娛樂,不斷把自己丟迴輪迴之中。

  在閒暇與圓滿的幫助之下,你必須當下就切斷與輪迴的連結!

  蓮師又說:措嘉,除非你現在就得到解脫,否則無論來世投生何處,你將只會更深陷於輪迴的不幸之中。除了住於山間隱居處之外,無論所居何處,也只是住在輪迴的牢獄中。除非投入心靈修持之中,否則無論你做什麼,也只會造作更深陷輪迴的惡業。

  除了累積二資糧之外,其他任何你所累積的東西,都只會變成魔羅的不忠背叛。除了追隨心靈導師之外,你所跟隨的其他任何人,都只會是把你引到更深輪迴的嚮導而已。除了聆聽上師的口訣教授之外,你所聽信的其他人,都只會是讓你更墮落的顧問而已。

  除非你的生命之流中生起了心靈功德,否則任何友伴也只會是錯誤行為的支持者而已。除非你了悟自心本性,否則無論是什麼念頭,也只是概念性的想法而已。除非你可以駕馭自心,否則你所做的任何事只會延續迷妄而已。除非你厭倦了輪迴,否則你所做的任何事,也只會是投生惡趣的種子而已。

  無法不對輪迴著迷的人們,將會不斷受苦!

  蓮師又說:措嘉,大限到來時,其他什麼都毫無助益,所以要這麼做:要找到一位能體現大乘教法的上師,去領受能體現自心本性之真實了悟的口訣教授。

  要尋找一個必需品方便可得的安全閉關處所。安頓下來,堅毅精進地修行。不要懈怠延遲,趕快填滿你的寶庫吧①!

  ①這是指以福德與智慧二資糧來填滿你的寶庫。

  要與那些虔敬、堅毅、明智的同伴為伍,要修持能在解脫道上引導你的教法,要如同迴避毒藥一般,避開會引至惡趣的惡行。要讓自己持續浸淫在大乘之根,悲心之中。至於你的首要目標,就是訓練自己證得那遠離概念的空性。

  除非斷捨了散逸,否則要透過心靈修持達到成就是很困難的!

  蓮師又說:措嘉,你不曾聽過自己的長輩和祖先們的死訊嗎?你難道沒看過同儕和鄰居的死嗎?你不曾留意過,不管老的少的,所有親戚都會死嗎?你不曾看過屍體被帶到墓地嗎?你怎麼會不記得死亡將會降臨在你身上?如果你一直不去激勵自己,得到解脫的時刻是不可能到來的!

  善功德的根本,就是謹記無常,因此,千萬不要忘了對死亡保持敬畏!在所有的概念中,無常的概念是最殊勝的,因此,切莫忘失!相信事物會永恆持續的心態,正是一切惡行的根源,因此,要把這種心態連根拔除!除非你由衷地將這〔無常的〕心態憶持於心,否則惡行將會堆積如山。

  進一步清楚闡明這一點:凡夫不會去尋求解脫,達官顯要常自以為是、且執著浮誇的自尊,富有的人被貪欲所束縛,無知的人對惡行感到適意,懶惰懈怠的人活在漠不關心的冷淡中,修行人卻退回舊有的世俗,佛法教師步入世間八法的歧途中,缺乏虔敬心與精進心的行者則追逐短暫此生的種種目標,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把無常謹記在心的緣故。

  一旦無常的想法真正同化為你的生命之流,解脫道上的一切功德便會如山一般向上累積,因此要建立“無需刻意有所作為”的心態!要建立「世俗目標皆毫無意義、微不足道」的心態!要捨棄這世間毫無意義的一切!

  要堅忍不拔地走上解脫道!不要執著於物質事物!不要執著地把五蘊當成自我!要了解放逸就是魔羅!要了解令人貪求的感官對境都是詭計!切莫與危機感相分離!

  要將此生的俗務視為敵人!尋找一位真正的上師!要逃離罪惡的友伴關係!要逃到靜僻的山間居所!切莫延宕你的心靈修持!要持守你的誓戒和三昧耶!要讓自心與佛法融合一!

  你若是這樣做,本尊將會賜予成就,空行母將會授予加持,諸佛將會給你保證,而你將迅速達到證悟——這一切都來自於將無常謹記於心。

  從過去到目前為止,諸佛與佛子,以及諸持明者和成就者,都是因為謹記無常而從輪迴中解脫的。

  蓮師又說:措嘉,會墮入下三道的惡趣,是由於十惡業,因此,即便是最微小的罪惡都要悔改並且誓願戒除!有著概念所緣的善業不會成為解脫之道,因此,要在離念之中懷攝你所有的心靈修行!多生累劫所造的善行,仍舊會被一念嗔心所毀壞,因此,要以慈心、悲心和證悟的心態來訓練自己!你或許已經了解空性,然而除非你能善保慈悲心,否則你的了解便會成為斷見,因此,要讓慈悲與空性平等而行!

  無論如何,除非你捨棄將事物執以為實的執著,否則這一切都是枉然。因此,莫要將那些迷惘的體驗視為堅固實存的實相!

  蓮師又說:措嘉,除非你立刻將輪迴拋諸身後,否則以你的業力和煩惱為因,你一定會得到這個果報:再次投生為受因緣限制的肉身。如此投生之後,那個肉身便具有痛苦的本質。再次投生後,衰老與死亡不可避免地尾隨於後;接著,死亡一發生時,除了投生為六道眾生之外,不會再有其他目的地了。

  若是以這樣的形體再生,自然會有慾望和苦惱;想從五毒造作的業行而成的痛苦汪洋中逃逸出來,是遙遙無期的;而之所以無法逃離,邏輯上的推論就是因為你不停地在輪迴中流轉。若是想要逃脫輪迴,你就必須了悟自心的無生;除非你了悟這點,否則就不可能從輪迴中解脫出來!

  蓮師又說:措嘉,一般來說,輪迴既沒有開始也沒結束,然而身為「自我」的你,必定會經歷輪迴的開始與結束!此生中,你可能有權有勢又富裕,但是這些毫無用處,因為你仍舊必死無疑;你的力氣、力量與能力或許很強,然而這些並不能戰勝死魔。

  你或許擁有財富和奢侈的生活,然而你一旦落入死神的掌控時,這些是愚弄不了死神的。你的軍團與財富或許勢不可擋,但是這些既無法發展出什麼,也無法跟隨你身後。你也許子孫滿堂,侍從和親戚眾多,但這些也無法伴隨你到下一世。你的身邊或許圍繞著全世界的軍隊,但這些軍隊也阻擋不了出生、衰老、疾病和死亡的猛烈攻擊。

  除非你現在就能為來世的健康安樂作擔保,否則誰能忍受墮入地獄的痛苦?餓鬼道的飢渴是難以承受的,畜生道所遭受的奴役是可怕的,而人道生命中的種種變異多半都是痛苦的,阿修羅道的鬥爭是難以忍受的,天道的墜落是極度折磨的!一切眾生都在這個墮落邪惡的輪轉中不斷徘徊流轉,生死的波濤實在難以逃脫!

  除非你越過六道眾生的深淵,否則一切都毫無意義可言。為了超脫六道,你必須培養無二元的明覺力!

  蓮師又說:措嘉,如果你希望脫離輪迴,就應該這麼做。

  你凡庸的貪愛和瞋恨是錯謬且迷妄的想法,因此,就在其中將之徹底斬斷吧!相信有個自我,是輪迴的根源與基礎,要連根拔起這信念!親眷友伴是拉你下墮的枷鎖,要切斷這束縛!關於敵人和惡靈這類想法,是對自心的折磨,拋開這樣的想法吧!

  冷漠會切斷解脫的生命力,要捨離這樣的漠不關心!詭計與詐欺是沉重的負擔,將之拋開吧!嫉妒是摧毀一切善的冰雹(hailstorm),要除去自身的過失!你的故土是惡魔般的監獄,要像避開毒藥一般遠離故土!

  能引起欲求的感官對境是囿限你的系縛,斷除這束縛吧!惡語是有毒的武器,管好你的舌頭吧!無明是最黑暗的染污,點亮學習與思考的明燈吧!愛人、配偶與子孫是魔羅的詐術,削減你的愛執吧!無論你經驗到什麼,這些都是迷妄的,讓這些經驗在原地自解脫吧!

  若是能這麼做的話,你將會遠離輪迴!

  蓮師又說:措嘉,當你了解到輪迴的過患,除此之外,無須再往他處尋求老師。當你已經真正把無常謹記於心,除此之外,無須再依靠其他的激勵。當你了悟所顯現與存在的一切都是自心,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證悟之道。

  當你對上師有了堅定的虔敬心時,除此之外,無須再尋求其他的佛。當你取悅一切有情眾生時,除此之外,沒有什麼三寶需要你去敬拜了。當你斷除念想的基礎與根本時,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需要禪修的本性了。當輪迴於原處自解脫時,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覺醒境界需要成就。一旦你了悟這些道理,輪迴與涅槃便是無二無別的。

  否則,青春短暫,困擾卻多;忘性堅強,對治法卻虛弱無力;心靈的振奮力薄弱,令人散亂的事物卻數不勝數;精進嚴重缺乏,惰性卻強得很;世俗工作多如牛毛,佛法的行持卻少之又少;惡念居於首位,明智卻極為微小。

  喔,五濁惡世的人們在瀕臨死亡邊緣時,將會感到多麼遺憾後悔!措嘉,你必須領受甚深的口訣教授!

  蓮師又說:措嘉,若要脫離輪迴,你必須對解脫道有信心。這也意味著信心是透過因和緣而生起,而非自生的。當因緣和合、你也謹記無常時,信心就會生起;能憶持因果,信心就會生起。

  閱讀深奧的經典和密續時,信心就會生起;與具信忠誠的法友相處,信心就會生起;追隨一位上師和心靈導師,信心就會生起;處於痛苦的逆境中,信心就會生起。

  在殊勝的壇城做供養,信心就會生起;會遇甚深的行持,信心就會生起;聽聞傳承上師的生平典範,信心就會生起;聽到證悟的金剛歌,信心就會生起。

  看到其他眾生受苦,信心就會生起;思維輪迴的過患,信心就會生起;閱讀到屬於你的根器的神聖教法,信心就會生起;看到聖眾的功德特質,信心就會生起;領受到上師的加持,信心就會生起;積累殊勝不共的資糧,信心就會生起。

  這是我的建言:切莫捨離這些能讓信心生起的成因。

  蓮師又說:措嘉,如果你內心已生起了信心,一定要使之持續不退。若是沒有信心,就必須讓信心生起!

  缺乏信心就像是試圖讓木炭變成白色,你與解脫道的善德相悖離;缺乏信心就像是潛藏於海底的寶石,你被深埋於輪迴深處;缺乏信心就像是坐在無槳之船中,是無法橫越海洋的;缺乏信心就像是在雖肥沃但卻粗硬未經深耕的土壤裡播下穀種一樣,沒有任何善德能夠倖存。

  缺乏信心就像一顆被火烤焦的種子,不會長出證悟的新芽;缺乏信心就像是行經可怕之地,身邊卻沒有護衛一樣,無法戰勝煩惱之敵;缺乏信心就像流浪者入獄一般,你將無法脫離惡趣;缺乏信心就像無臂之人試圖攀岩一樣,你會落入六道的深淵。

  缺乏信心就像被獵人捕獲的鹿,你將會被死神刑處;缺乏信心就像盲人盯著壇城看一般,看不到任何智慧或所知對境;缺乏信心就像一個到了純金島的傻瓜一般,絲毫不知自己找到了什麼(寶藏)。

  沒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解脫或證悟的!

  蓮師又說:措嘉,若要達到證悟,具備信心即是完成了佛法修行的一半。

  信心如同一塊肥沃已耕的田地,任何種植下去的教授都會生長;信心猶如滿願寶一般,會產生加持而成就行者的任何追尋;信心猶如世間領主,守護著佛法王國;信心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能抵擋、承受自我與他人的煩惱。

  信心如同一座橋樑或是一艘船,能讓你橫渡輪迴的汪洋大海;信心猶如一條垂吊深淵的繩索,能將你從下三惡道中拉上來;信心猶如具有治療能力的醫生,能消除五毒的慢性病;信心猶如強壯的護航者,能安全地引導你通過輪迴的險境。

  信心猶如有保護力的守衛,能保護你遠離狡詐不忠之四魔;信心猶如逐漸盈滿的月亮,讓善德愈來愈增長;信心猶如能巧妙迴避監禁的賄賂一般,能哄騙魔力的死神;信心猶如一條上行的道路,能帶領你走向崇高的城市。

  信心猶如無窮無盡的寶礦,能供應一切所需所欲;信心猶如人的雙手,能積聚善根;信心猶如一匹迅捷的駿馬,能帶你到解脫之處;信心猶如一隻能負重的大象,能引領你步步高升;信心猶如活力燦然的泉源,能湧現、展現內在的本覺。

  一旦信心從內心深處湧現,一切善功德將會到達高山之巔!

  蓮師又說:措嘉,佛果的一切善根端賴於信心,因此,要讓不變的信心由衷地從內心深處生起。信心能避免無暇不自由的狀態,能使我們獲得八閒暇與十圓滿;信心能將你和惡友分開,讓你追隨純正的上師;信心能關閉通往下三惡趣的門扉,並顯示解脫道的開端。

  信心能驅散疑惑與猶豫,引領你超越魔羅之路;信心能約束自負與妒忌,使你得獲八閒暇與十圓滿;信心能使你免於惡行的缺失,讓你獲得一切有益的事物;信心能使你超越執著的對境,讓你對全然的臣服有所確信。

  信心能使你捨棄錯誤的見地與行為,對勝者教法有所確信;信心能徹底驅散煩惱,使你發現自生或本自存在的善德;信心能使你橫越存有之海,並成為一位真正的嚮導;信心能減少不善,並增加一切善;信心能排除錯謬的建言,使你成就究竟的精髓。

  密續法教中教導,比起承事十個佛土的微塵那麼多的有情眾生,對大乘教法具信心擁有更大的福澤!

  蓮師又說:措嘉,人們若是願意聽,以下就是他們應修持的教授。

  你過去為種種無意義的活動而汲汲營營,已經夠了,現在就去完成重要任務吧!你為他人而承受煩人與無望的奴役,已經夠了,現在就為自己成就必需的利益吧!你那些源自於五毒的無益言語和行為,已經夠了,現在就讓身、語都轉向著佛法吧!你那漫不經心的自滿,已經夠了,現在就拿出對修行的歡喜精進去吧!

  你對親眷的屈從已經夠了,敲碎那片恐懼之牆吧!你對敵人與惡靈的仇恨已經夠了,現在要訓練自己生起慈心與悲心!你深陷六根對境中的睏頓已經夠了,現在就觀入心的本然境界吧②!你所造的惡業已經夠了,現在就斷捨罪行與惡行吧!

  ②第六根的對境即是發生在心的範疇中的一切,過去的記憶和未來的計劃、現在喜歡與不喜歡的感受等等。

  你在輪迴中承受的苦痛已經夠了,現在就逃脫到大樂之土吧!眾人的聚會已經夠了,現在就安住獨居的靜處吧!你所說的有害言語已經夠了,現在就保持緘默,與真理為伴吧!你那些迷惑的念想和計畫已經夠了,現在就認證法身,你的本然面貌吧!

  現在就是讓信心與精進合而為一的時候,也是成就覺醒境界或正覺的時候了!

  蓮師又說:措嘉,直至證悟前,你都需要上師,因此,要與純正的上師為伴。直到了悟本然境界前,你都必須學習,因此,領受甚深的口訣教授吧!只依賴理智上的了解,是無法覺醒而達到證悟的,因此,要像燃起大火般精進修行。直到你的本性達到穩定之前,你仍然容易遭逢障礙,因此,放棄會使人散亂的俗務吧!直到你抵達最終目的地之前,你都需要培養善功德,因此,要次第訓練自己強化明覺!

  要跟那些會傷害你的思想、語言和行為的一切保持距離,並且要讓自己總是保持輕鬆自在。要避開會增生煩惱的友伴,集中註意力在能鼓勵你向善的朋友身上。在早晨、夜晚與休息的時段,要累積你的善行與惡行,讓自心保持警覺。你或許擁有口訣教授,然而除非你能運用到實修中,否則這些口訣也發揮不了效用,達不成目標,因此,要實修你已經了解的法教。

  由於實踐了上師的所有教示,果自然會相隨於後,因此,要聽聞神聖的佛法!

  蓮師又說:措嘉,至誠修持佛法時,衣食便會自然出現。

  如同喝鹽水一般,慾望永無止境時,因此要保持知足。要剷除你誇大的自尊,保持溫和、遵守律儀吧!榮譽感與敬意是魔羅的圈套,因此要像拋開河岸卵石般,將之遠遠拋開。快樂與好名聲是短暫易逝的,因此,要不顧一切地將此生的俗務完全拋諸腦後。未來世比當下此生更為長久,因此,要為自己準備好最殊勝的資糧。

  我們應該讓此生保持獨自一人,無友無伴,因此,尋求那無畏的護衛吧!切莫輕蔑溫順的人,別在高低之間作分別!不要嫉妒具格者,要汲取具格者的功德特質!不要老是想著別人的瑕疵,而是要像仔細除去臉上毛髮一般,盡可能除去自身的過失!不要關心自身的福樂,而是要為他人的安樂而擔憂,並且仁慈地對待一切眾生。

  要生起四無量心,要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般,照顧所有眾生!猶如仔細秤羊毛的重量一般,要詳盡地權衡、細思顯經與密續,並吸收經典教法,將之同化到生命之流中!猶如翻攪酪乳一般,要翻遍你的王國,去尋求最深奧的教授!所經歷的一切都透過以往的業力而起,非因渴求而至,因此,輕鬆自在地安住自心吧!

  被崇高莊嚴的上師所輕視的話,比死亡更糟,因此要坦率真誠,切莫欺瞞!此生的逆境是由於往昔的業力,因此不要怪罪到他人身上!安樂是上師的加持,因此要審慎報答上師的恩德!沒有調伏自己,就不可能影響他人,因此先調伏自己!沒有更高超的洞察力、感知力,便無法成就有情眾生的安樂,因此,要精進修行!

  蓮師又說:措嘉,人們若是真心關切自己,就應該要聆聽我的教授!

  我們都必須將所累積的一切財富留諸身後,因此,切莫為了財富而做出惡行!善行與惡行的業報成熟,經過累劫也不會消失,因此,連最微細的因果關係都要小心注意!短暫無常的資財毫無實質,因此,要用這些資財作為布施的功德行!現在創造的善德,未來將會派上用場,因此,要持守清淨的律儀!

  仇恨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猖獗蔓生,因此,要穿戴安忍的盔甲!由於懶惰懈怠,你將再次步入輪迴的歧途,因此,要發起毫不散亂的精進!你的生命在散亂的道路上虛擲耗盡,因此,要訓練自己禪修、熟悉固有的本性!無明在輪迴中折磨你,因此,要點燃智慧之燈!

  污穢的沼澤中毫無快樂可言,因此,行進到解脫的乾燥陸地吧!要以甚深教授正確訓練自己,並切斷存在之網!要捨離你的家鄉,與親眷保持距離,過著山居靜修的生活!要捨棄思想、言語和行為的散亂或心不在焉,深觀、契入你那不受囿限的本性!

  坐最低下的位置、穿破舊的衣服,並保任維持你的體證!吃簡單的食物,像印度河流蜿蜒而流一般慢步當車,掘出聖眾的心意寶藏!你永遠都找不到完美無瑕的有情眾生,因此不要老是想著上師與法友們的過錯!

  此生的一切都是表面的實相,因此,不要耽溺在希望與恐懼之中,而是要訓練自己了知一切都是幻相!為了能在未來利益眾生,你必須培養菩薩的決心!二障阻礙了善功德的生起,因此,要迅速淨化二障!

  如果你畏懼如火中房宅的輪迴,就應該留意蓮花生的這些教誡!

  蓮師又說:措嘉,如果你希望不間斷地修行,就直接斷除你的貪著吧!

  當令人生畏的神通軍隊到來時,要以“視為幻相”的銅牆鐵壁包圍自己③!當你為了一句不友善的話而生氣時,要去尋找那個回音的源頭!若想培養觀禪的覺性,就要用視覺對境與聲音作為方便。若想圓滿體驗之力,就要透過增上修持來開展你的禪修技巧!

  ③神通包含了天眼通、宿命通,以及展現較小神變的能力,這可能會變成一種心靈傲慢的基礎,讓行者對成為一位「追隨者眾多的上師」的誘惑感到難以抗拒。 (英譯者艾瑞克·貝瑪·昆桑)

  若想透過聖者的道次第,就要深入探究方便與智慧的見地!想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就要累積二資糧之財!若想橫渡錯誤見地的危險地帶,就要讓自心免於二元感知的囿限!若是希望大樂智慧在你的生命續流中成長,就要接受方便道上的直接教授。

  希望自己始終是快樂的,就要逃脫這苦難的牢獄!若是希望了悟自心無根無實的體性,就要斷除對禪修體驗的執著!若是希望沉浸在加持的安穩法雨中,就要虔敬地祈請!若是希望橫渡六道眾生的深淵,就要驅除罪惡有害的我執。若是想要體現佛法的神聖祈願,就要斷除自己與當下經驗之間的執鏈!

  若是希望訓練自己對觀禪的覺性,就不要將無二元的明覺放在猶疑不確的門檻上!若是希望自心與佛法相融,就不要讓你的修行變得麻木不仁。若是希望在此生完成你的任務,就不要讓果位停留在只是祈願的階段!若是希望能體驗所顯現和存在的一切皆為本覺,就要深觀契入自心的本然境界!

  措嘉,似乎沒有什麼行者真的在正確地修持佛法!

  蓮師又說:措嘉,為了要利益未來世代的人們,要給予他們符合其能力的戒律,要給予他們符合其才智程度的教授,要給予他們符合其精進程度的修持。

  要了解剛剛所說的,並教導他們你所信賴的法教;否則,悟性高的人被教導的若是令他們不感興趣的法教,仍舊會感到不滿足,如此便會減弱他們的信心,也造作了使他們失去信心的罪。

  若是對悟性低的人教導更高階的了義法教,他們是無法理解的;即便理解了,某些人可能會感到害怕,而且會毀謗這些法教。有些人只了解文字,並不了解其真義,如此所得到的傷害多於所得到的利益④。

  ④了義是關於空性以及明光的直接教導,相對於「不了義」(expedient meaning),而「不了義」則是漸次引導至了義的教導。

  如同有智慧的上師們所教示的,悟性較低的一般弟子即便領受了究竟無上的法教,也無法與真實的佛法有所相應,反而卻對自己僅有字面了解的文字感到自信滿滿,這樣的行者還是會退轉,也無法真正了解其真義。

  教導“無須聞、思”,只會減損他們程度本就低淺的智慧,並加深本有的無知;教導“佛法即是無有勤作”,只會減損他們本就薄弱的精進,並加深本有的懶惰懈怠;教導“無因無果”,只會減損他們本就微少的善德,並使他們更固著於原本的膚淺了解。

  教導“無善無惡”,只會損害他們本就低微的虔敬心,並使本有的自滿更為膨脹;教導“無生無死”,只會侵蝕他們本就衰弱的信心,並增加本就眾多的錯誤見地;教導“無有輪迴與涅槃”,只會耗盡他們對證得佛果本就薄弱的興趣,並使他們對世間八法本就強烈的固著更加不可動搖。

  如此產生的錯誤見地更多於利益。

  蓮師又說:措嘉,除非你真已厭倦受苦,否則即使思考過輪迴的過患,你也不會遠離世俗的事務。除非無常觀已真正深植內心,否則即使你看到了緣起事物的種種改變,也無法切斷對顯相的執著。除非你隨時都記得死亡不知何時降臨,否則即使你已領受過甚深教授,也無法將這些甚深教授憶持於心。

  除非你已確信種種迷惑的體驗是不真實的,否則即使你理解實體實相僅只是神奇幻相的誘惑,你也不會放棄對它的執著。除非你放棄世間的俗務,否則即使你這個法器已裝滿了甚深教授,也無法將輪迴與涅槃分開。除非你現在就掌握王者的堡壘,否則即使你已為未來造了一些善業,也不會清楚自己的惡業會把自己帶向何處。

  除非你真心從輪迴的汲汲營營中轉身離開,否則即使你或許偶爾感到有信心,也不會到達禪修的終點。除非你捨棄家庭生活和對故土的執著,否則即使你堅決地努力修行,也無法從輪迴的沼澤中脫身。除非你讓自己從我執對境的糾結中脫身,否則即使你理解三界毫無實質,也無法阻擋流向六道的巨流。

  除非你讓自心與解脫道相融,否則你或許通達五明,卻無法福佑他人的經驗。除非你已根除自身的內在過失,否則即使你已瞥見覺性的喜樂和清明,煩惱的穢惡殭屍仍會再次起身。除非你切斷了渴望的束縛,否則即使你已放下喜歡和不喜歡的對境,依舊會一再退回渴望的狀態。

  即使你已獲得上師的口訣教授,若是俗務繁多,你根本也找不到機會證得正覺。你或許不斷在進行聞、思,然而除非對生與死的恐懼已棒喝你心,否則一切法教也不過是字語而已。你或許嫻熟四業,然而除非你為的是眾生的福祉,否則你所謂的菩薩決心也是無用的。

  你的律儀盔甲或許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除非你納受了自心本性,否則這樣的盔甲也禁不住刺耳的話語。你或許對內外教法博學多聞,然而除非你努力修持,否則你的心也不會比一個平常人更高尚。你上師的善德或許如雲集般巨大,然而除非你這個弟子具有虔敬心之田,否則加持之雨也不會降落。

  身為修行者的你,或許已領受過加持與口訣教授,然而除非你擁有無量的悲心,否則也利益不到有情眾生。你或許擁有人類世界中的城堡,然而除非你掌握了無生的王者堡壘,否則來世的你仍將慌亂地漂泊流浪。除了與始終如一的了悟長伴相隨之外,否則儘管你擁有許多親朋好友,你仍舊會死亡,將他們留諸身後而去。

  你或許成就了一切英勇的武術,然而除非你以這個身體圓滿了禪修力,否則你也無法抵禦死神的軍隊。你的口才雄辯或許很巧奪人心,然而除非你全心全意堅決要獲得解脫,否則這樣的口才也說服不了死神。除非你現在就滋養具有長久價值的田地,否則就算終此一生你都在積累財富,將來連一粒麥子都帶不走的那一天,終究會到來。

  善緣順緣都具足和合了,才能夠一生證得佛果,這是非常難得的!

  蓮師又說:措嘉,看來西藏大部分的佛法修行者根本沒有把法教謹記、內化於心!若是真的這麼做了,就不可能如此懶惰且漠不關心。他們肯定也尚未了解輪迴的本質,若是了解了,就不可能還如此執著有個固化的實相。他們肯定也沒有思維過難得的八閒暇與十圓滿,若是真的做到了,就不會投入那些無意義的活動。

  他們肯定不了解因果法則,如果真的了解了,他們就會極度謹慎地避免惡行。他們絕對沒看到善行的良好功德,如果真的看到了,他們就會無疲無倦地累積二資糧。他們肯定不曾有過甚深本性的經驗,如果真的有過,就不敢讓自己離於修行了。

  他們也不可能下過大乘的決心,如果真有大乘的決心,他們就會完全無視自私的目標,而會為他人的福祉而努力⑤。他們必定也尚未將自心契入自心本性;如果已經契入了,必定會遠離嫉妒與自負。他們也絕對沒有聞、思過九乘次第,如果真的做到了,就會了解大乘與小乘教法的差異。

  ⑤大乘的決心是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想要達致正覺的菩薩戒。

  他們想必也不曾親近密咒的見地,如果真是如此,他們就會知道應捨輪迴、應取涅槃。他們必定尚未了悟本然境界的真實見地,如果真有了悟,他們一定不會以如此拙劣又偏頗的方式來行動。他們根本沒有想要覺醒契入圓滿的證悟,如果真的如此,他們就會對此生的無益事務不屑一顧。

  有許多人對佛法連一丁點兒興趣也沒有。

  蓮師又說:措嘉,如果你希望自心與法相融,我可以給你這個佛法教授。

  顯經與密續法教是始終如一的可靠見證者,因此無論所行何事都要如法。上師的建言是最究竟的忠告,因此要遵循聖眾的言教。你所修持的本尊能幫助你獲得成就,因此要持續禪修,毫不動搖。守護者能遣除你的障礙,因此要依賴空行母與護法神。

  你的任務就是投入心靈修持,因此無論是思想、言語及行為,都不要離開佛法修持。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迷惑感知,因此要將任何顯現視為皆不真實。你該調伏的是我執,因此要將邪惡的私心驅除。你應該布施、給予的是他人的安樂福祉,因此要像保護自己孩子一般,保護有情眾生。

  你應該了悟的是見地,因此要認出輪迴與涅槃即是內在本性。你應該遣除的是障礙,因此要將逆境視為幫手。你應該證得的是佛果,因此要了悟三身。當你具備這一切特質時,你的心便會與佛法相融,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圓滿解脫道。

  蓮師又說:措嘉,末法時代接近時,在西藏會有許多人希望獲得證悟,但由於這些人仍需了解如何正確修持佛法,因此只有一些人會成功。屆時,他們若是願意聽信這仁慈的忠告,便能步上獲取幸福快樂的道路。

  懇求祢賜給我們這個忠告,措嘉說。

  上師答:你或許很勤奮刻苦,然而只要還住在城市中,你就逃脫不了有礙魔,因此如果你希望迅速獲得成就,就應住於僻靜的山間居處。你可能有了大乘的決心,然而自身若是尚未成熟,利益他人福祉的工作就會顯得艱苦費力,因此要讓修持成為個人親證的體驗。你或許具備了義的見地,然而除非你已能在日常活動中善巧運用這些見地,否則你依舊會不慎落入凡夫五毒中,因此,要捨棄世俗的事務。

  你或許追隨著似乎是佛法的心靈修持,然而若是失去菩薩的決心,你便會逐漸漂移到世俗人的路途上,因此,要捨棄世間八法。你或許因為上師的悲心之故而被接納,然而除非能拋開世間八法,否則你便不能斬除朋友和敵人的束縛,因此,要捨棄自他二元的執著。你或許已領受過甚深的教授,然而你若是不持之以恆,單是領受過教授也無法消除障礙,因此要運用方便善巧讓修行次第進展。

  在禪修中你或許能全神貫注,然而除非能將逆境運用在修行道上,否則這種全神貫注也無法斷除強烈的習氣之流,因此要在〔下座的〕後得智慧中體驗你的內在本性。你的概念性心靈修持或許毫不間斷,然而除非能將自己的野心釋放到離念境界中,否則這種修持也會變成對成果的希望與恐懼,因此,要解開二元執著的繩結。

  你對顯經與密續的認識或許很廣泛,然而除非了悟自心的本然狀態,否則當你的心離開身體時,你仍舊會是一個凡夫,因此,要認清修行的真正本質。你或許一心嚮往成就,然而除非你始終都能是守護三昧耶的具格法器,否則你將會顯現出對特定本尊的偏好,因此,要保持三昧耶的清淨。

  無論如何,已入佛門但行持卻不符合顯經密續和上師言教的人,是無法尋獲快樂的。但他們若是能聆聽烏迪亞納的蓮花生上師的建言,不僅此生會快樂,來世也會歡欣喜悅。

  蓮師又說:措嘉,如同嚴冬的末法時代中,人們將遭受如此苦痛:王者的律法如夕陽般衰微,君王之子民的宗教戒條猶如絲結般破損。世界各地的佛法學習與教授,將如同飄落水面的雪花般隱沒;思維與禪修佛法的行者會比晨星更為稀少;以利他為目標的具德上師,將會像是被丟進深井的石頭般一一殞沒;不同動物的物種會愈來愈削減,猶如收割季節的作物般被割離,成為過去世代的傳說。猶如渡船與橋樑的心靈教師,將會在這強大束縛的水域中絕跡;有著良善特質的人們將會消失,猶如被颶風橫掃過的草與樹葉一般;而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將會如薄暮之影一般枯褪式微。

  當那個時代來臨時,你好心所說的話語將被聽成指責與諷罵。忠告他人要修行佛法時,他們會回說:「你自己修就好了!」教授到有關佛心或佛性的內容時,這些人根本錯失重點卻佯裝了解。當教導他們要相信業力法則時,這些人會說:“這不是真的,是虛妄錯誤的!”

  在那個時候,人們將會以殺生來維生;經商貿易時,人們會招搖撞騙做交易;人們也好以衣著裝扮等提高他們的自信;人們會為了求取獎賞而殺人。而且著迷於性變態。由於人們以商品和財產作為主要追求的目標,他們將會把屠殺生物當作宗教活動,享受這些被屠殺的生物。這就是將會來臨的時代。

  在那個時候,修持我的建言的行者,將會利益自身與未來世代其他因緣注定的人們,因此,卡千的措嘉啊,為了未來的人們,要寫下這些建言,以伏藏形式埋藏起來!

  蓮花生大師如是說。

放开一切经验的记忆

任何的追求,
其实都是已知的

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的,
都是基于头脑已知的概念的,
都是基于记忆。

新意有限。


放开一切经验的记忆,

自然无求
那无止境的匮乏与追求填满,仿佛从未有过般的 消散。

自然无整。


~那超越言语的“状态”
却能以万千方式叙述~

《光》

灌頂諸光照,根塵普遍身,
金剛寂大定,眾苦勿相親。

佛用什麼方法度化十地菩薩呢?

首先是十地菩薩自己的心口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發光,
借助光也讓十地菩薩看見十方所有的佛菩薩。
諸佛菩薩顯現眉間發光,九地以下的菩薩身體各部位發光。
佛菩薩的身上發出的光芒遍照六根與六塵。
最後各種光融入十地菩薩的頭頂及身體的其他部位。
並依靠光的力量,使十地菩薩獲得猶如金剛般堅不可摧的巨大禪定力和智慧,從而斷除最後一個最細微的障礙,之後徹底成佛,這叫做果灌頂。
一剎那間,所有粗大、細微的痛苦都無影無蹤,再也沒有困擾修行人的機會了。

灌頂是密宗術語,灌頂貫穿整個密宗修法。密宗的灌頂,是觀想從上師心口、眉間、喉嚨發光融入自己,自己獲得諸多禪定與加持。

其實顯宗也講灌頂,只是在十地之前沒有講。顯宗到了八地以後,密宗的許多見解、修法都會陸續出現。

—— 慈誠羅珠堪布《<讚法界頌>略釋》


自己成為光,是第一步。

回到自心 靜下來,是成為光的第一步。

#次第

婆妈系列

肉眼看世界,全是名利;
天眼看世界,无尽轮回;
法眼看世界,皆是因果;
慧眼看世界,俱是心幻;
佛眼看世界,满是慈悲
。”

很明确的次第。

任何有为的法门、任何有主动的修持,其实都有不同精微程度的自我感,
都是扩张,
都仍然在轮回中,
都可能走偏,乃至走火入魔。

唯有达到无为而为、无修而修,
才不会扩张,
才是解脱。
因为自我感没了。

有为的法门,是达到无为的必经道路。
千万别妄想 自己是顿悟的根器,那是很重的业障的展现。
有为的八万四千法门,是渡过彼岸的唯一舟船。

在有为法门的道路上,各种风景,各种自我感的陷阱,
越是前进,越容易走偏,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唯一的保护,是对空性 坚固不摧的皈依。

一切头脑能理解的、有故事的、成形的概念、
一切的为什么、因为什么、这是什么,
都不是。

比如,顿悟、开悟,也都是故事与概念。
记得这点,就是保护。

无为而为、无修而修,
不是无为,不是无修。
这是对 妄想自己是顿悟根器的可怜人 的忠告。

很久未写。
真的非常随喜 很多当初看灵感湖的朋友们 走上了修行的道路。
壮丽的道路上,却也充满坑与风险,
今天此篇 非常简洁,希望能提醒,
希望能成为 陷入坑而不自知的孤独道友 用来爬出坑的援手。

愿 吉祥如意

无需内疚

业力,不是你的错,
因为你是无明头脑,而无明头脑从来无法左右或控制业力。

所以 生命中 因业力 而发生的一切,都不是你(有意识之所作所为)的错,
所以,你无需有任何内疚感。

坐看 业力云 卷起又舒开的 流过。

但头脑 很难坐看,
头脑喜欢控制,头脑必须控制。
那么,你就行善吧,
行 你信念系统里 的善,
你从小被教育的善。

甭管他人认为什么是善,
更不要鸡婆的妄想说服他人关于你的善,
至少做到 安住自己(的信念系统),
不再继续无底的散乱出去。

安住自己,是静下来的第一步。往回收。
静下来,是开始修行的第一步。

Time is flow

无需理由 vs 需要解释

人,需要结交,投缘,信任,爱上。
因为人,需要故事。

人 无法理解,其实 都不需要,
人 无法理解,那些都只是累赘与折腾。

真正的心相印,从来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相印。
是超越“人”,超越故事的 自然。
自然。
自然中,一切皆无需任何理由。

所以 人无法理解 无理由无条件的爱,无理由无条件的付出。
因无法理解,头脑得编出理由,以便“理解”,
于是 随着善恶业力气脉身,
或“接到”殊胜缘由,圆满解释发生;
或“洞察”他人背后动机,合理解释怀疑。
人,需要解释。

无需理由 vs 需要解释,
解脱 vs 轮回。

清晰认识因果业力

真正的幸福 从来就不是争取来的。

几个月前,老公突然地就每餐做起菜来了。一旦他开始做的事,就是金刚不动了,因为 他做事 从来都是发自内心想做的,而他的心 极度稳定,几乎不受无始以来乱闯的原始贪力影响。
就这样,从此 每天幸福的坐吃老公做的中式饭菜。

今天醒来,一小锅张至顺道长秘方的野生海参小米粥 等着我,这是多年没吃的喜欢菜肴了。
虽然是因为本来买来要送给爸妈的野生海参 忘了寄,干脆自己吃, 告诉老公这道菜的好,因此而来,但直接的显化就是 突然有了好久没吃的喜欢菜肴,而且会是每天当早餐吃,健康美味又幸福。

又比如,难得拌沙拉的老公,突然拿椰奶原浆拌沙拉,居然出奇的好吃,加上我一贯放的奇亚籽、南瓜子、新鲜蓝莓、几滴意大利葡萄陈醋,这能上米其林餐牌的色香味俱全养生沙拉,就这样 从天而降。

能体验到的一切 都是气脉的化现。
气脉,是因果业力雕塑出来的,累世的贪力和嗔力,善念恶念,一刀刀 雕刻出来的。
善行恶行,无需任何人知道或看到,都逃不过自己潜意识的眼睛,都忠实的刻印在自己的气脉身上。
善护起心动念,从来不是为了他人,而是自作自承受。
善护起心动念,就是修持正念禅观;
觉照“善护”,就是大圆满禅修。时间到了的人 自然看得懂。

清晰认识气脉身,清晰认识因果业力,是往成佛的道路上,很重要的一关。

障碍的本质

听夕阳老师讲佘老的故事,有次佘老身边大弟子的家人到佘老家闹事,把本清简的家中所有碗盘都砸碎了。隔日佘老说,事发当时 他心如止水毫无波动,但一向便秘的他 当晚却拉稀了,心没反应,但身体却反应了。很能了解这状态。

开悟后,白天“清醒”未睡眠的头脑显意识,和无限光明心性融而为一了,那是身语意之“意“门。觉照”内外“万相万物。
”身“门之身体有独立的、超越头脑的意识,”语“门之气脉精微身 也有独立运作的意识。
其实,预测人事物”未来“的发展或结果,往往是身意识语意识,只要你的觉知足够清明 精微 稳定。从来不是头脑预测推理出来的,那只是一堆妄念。
头脑 只是把显化之相,语言化 概念化,即 具体化,而已。如此,完成”化现“。

当接触较浑浊(其它说法:业力重,贪嗔痴力重,低频等等)的人,即便显意识“心如止水”完全不受影响,像佘老的身体 自然有反应,这是能看到的身体层面;
其实,精微的气脉层面 同样有反应,这可以在显意识头脑眠睡状态的梦中 看到,往往会梦见浑浊低频的景象。
在物理世界层面,“身”层面的显化,不仅是自已肉身,还有五感官具体感知到的人事物,如周围亲人们状态的无理由瞬间变化,夕阳老师习惯把这现象叫“克”,即实际化现;
在精微层面,“语”层面的显化,会在梦里栩栩如生的化现,同样亲身经历,同样刻下印记;
在精微的腺体身,同样会起变化,若你觉知够精微,你能觉知到气脉身被影响,“命力精华”被“吸走”。密宗里众多本尊 护法 乃至妖魔鬼怪,都只是不同气脉状态的人物化语言化。
一切层面的体验,都是气脉身的显化,不同气脉状态被启动,“缘起”。

有很多学修藏传密乘的人 喜欢研究“缘起”,仿佛透过知道 哪些现象会引起哪些显化 就能左右人生的化现。也的确有大德论述记录这些。但这些 真的都不究竟。
你能体验到的一切,物理层面也好,精微层面也好,自己也好,别人也好,都是气脉身的显化而已。
带着爱,带着宽恕理解(宽恕自己、理解他人),照亮一切觉知到的显化,就是无上的修持,就是无上供养,就是无上回向,就是最究竟改变命运的密法。
充满宽恕的爱,充满理解的无限光,充满大悲的觉知。

一切层面的体验,觉知物理世界,觉知精微层面,都是觉知。
有被觉知之“相”,有觉知之”明“。
一切”相“,只是头脑把 气脉显像 贴上标签具体化,气脉流动无实,标签念头无实,无实+无实=无实,一切”相“皆如湖上映月,鲜活可见 却非实体。

认知到 觉知之相,即觉知本身,
认知到 觉知之明性,是空性的性质,
并安住于此认知中,就是最终究的修持。

莲师七句祈请文 – 宗萨钦哲仁波切唱诵

hung, orgyen yul gyi nubjang tsam
Hūṃ!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land of Oḍḍiyāna
pema gesar dongpo la
In the heart of a lotus flower,
yatsen chok gi ngödrub nyé
Endowed with the most marvellous attainments,
pema jungné zhé su drak
You are renowned as the ‘Lotus-born’,
khor du khandro mangpö kor
Surrounded by many hosts of ḍākinīs.
khyé kyi jesu dak drub kyi
Following in your footsteps,
jingyi lab chir shek su sol
I pray to you: Come, inspire me with your blessing!
guru pema siddhi hung
guru padma siddhi hūṃ

大圆满前行

不同上师 有不同教法,有规定次数的,有规定时数的,也有根据弟子进展速度而布置功课的。

规定,其实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什么自己想修前行。

若答案是为了想修正行,那 起步已经开始偏离终究的目的了。

相信绝大多数修前行的人 是为了成就大圆满果位,即 成佛。
成佛之道上,大家都知道 要修出离心,是奠定佛果的基础。
目的心,如“为了修正行”,就是抓取,有个想达到之人,有个想达到的地方。如此,二元完整形成;如此,偏离佛位。

但我们都还未“再次成佛”,还未回到我们本自的佛性。
所以 要走这条道路,修行的道路,前行。
但,不是为了达到任何目标,次数、时数、正行等等。
而是 在修的当下,就是了。
目的,就是“修”本身,无论修什么。
如此,在无目的中,在无抓取中,修持最基本的思维人身难得、有为无常,或修持高深的脱噶,都是最快速的再次成佛之道。

欢喜修前行。

揚唐仁波切《蓮師七句祈請文》教學

蓮師,在揚唐仁波切的溫熱加持中,真實不虛的降臨:

“我們用肉眼看不到他,但他實際上真的降臨

我們在初十或廿五等聖日,或者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只要以美妙的聲調以及一心虔敬來念七句祈請文,蓮師就會真實降臨。他真的會出現!不管我們是一起在薈供輪中念,還是在一般日常祈禱中念,任何時候念這七句祈請文,你就能真實迎請蓮師。如果你以信心虔誠,一心一意地念,蓮師會真實現前。只是因為我們不淨的執著,我們感覺不到。我們無法以凡夫肉眼看到他。有些人可能因為看不到,就認為他沒有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看得到或看不到他,取決於我們是否有淨見。有些人無法認知到他已經真實現前,因為他們仍沉浸在不淨見或不淨執著裡。我們用肉眼看不到他,但他實際上真的降臨。”

編輯此文,蓮師與仁波切的溫熱加持、清澈的七句祈请文唱诵,供养众生。

愿一切有情,由此因缘,得以遇得与莲师无二之明师。


p.s.,遇得明师,就是脱离苦海,乃无量功德。
建议大家多多转发,同供養眾生,累积获得无量福德与资粮。


Credits:
Chanting of The Seven Lines Prayer by Sangye Lhamo
Rayonner Films 2017 YUKSOM

藏传大悲咒里的真实密意

这是我学会的第一个佛教咒语,多年前 当连六字大明咒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就很喜欢的硬啃了此陀罗尼。
这篇文章 是三年前写的,今有缘起,遂分享出来:

广传的“藏传大悲咒”,其实是梵文十一面观音神咒的音译,只是一串音符,而且有些版本不完整,少了最后一句。玄奘大师和不空大师各自完整无漏翻译过这篇神咒,不空大师和藏传一样 只是音译一串不知所云的汉字,玄奘把上半部意译成优美的中文,但下半部的咒心 却和不空一样 都是一串译音。

其实 都是为了保密,因为的确是神咒。玄奘刻意保护起来的密法 原来是给已契入空性的行者的难得明确指导和加持,且咒心的加持力巨大!藏传大悲咒如此广传,想来就是因为加持力大,即便只是一串不知所云的译音。

资深修行人都知道,咒语 要尽量念梵文,不然就念实际意思,尽量不要硬啃不懂且不准的音。藏传佛教教主之一的十七世噶玛巴 百字明金刚萨垛都念诵梵文的,虽然他下面的喇嘛们大多数仍然改不过来地教藏音百字明。惯性 不代表正确。
(2024年注:母音与子音结合的梵文发音,是物理性地 与中脉修持有关,是因缘和合的明空不二之修持,以后有机会再分享。)

神咒的起点很高,你必须已能观自在 觉照,即克里希那穆提的全观。达到全观的行者都知道 修安住 非常不容易,完全安住不漏 就成就了。

神咒咒心指导一步步修安住:

1)先要有神圣的加持力保护,才能全神贯注地觉照。而念诵此神咒 能得到稳固觉照的护持。

2)再安住法身中脉(不是物理中脉),安住顺时针螺旋上升逆时针螺旋下降之动态平衡的光震动,乃至每个细胞,直至虹身。

3)承接智慧甘露灌顶,以智慧火炬 燃尽无明习性。

4)得无上大悲 圆满。

这个神咒密法,是老天爷送的殊胜及时雨,很神奇,顶礼感恩赞叹!因为是老天爷给的,所以可以公开分享给虚空中的所有有缘人。

《十一面观音神咒》

namo ratna trayāya
礼敬三宝

nama ārya jñāna sāgara vairocana vyūha rajāya tathāgatāya arhate samyaksambuddhāya
礼敬 圣 智慧 海 光明遍照 莊严 王者 如來者 应供 正等正觉者
(2024年注:此普传的礼敬前文,实为无上秘诀。第一句对应纵向突破肉身进入光明精微身之禅宗初关牢关、密宗圆满次第乐空不二明空不二成就、大手印专一 离戏 及 一昧瑜伽)

nama sarva tathāgatebhyaḥ arhatebhyaḥ samyaksambuddhebhyaḥ
礼敬一切諸如來众  应供众  正遍知(正等正觉)众
(2024年注:第二句对应纵向突破后的横向突破,虚空粉碎)

nama ārya avalokite śvarāya bodhisattvāya mahā sattvāya mahā kāruṇikāya
礼敬 圣 观 自在者 菩萨(觉有情者) 大勇者 大悲者。
(2024年注:第三句对应禅宗牢关、密宗圆满次第觉空不二成就、大手印、大圆满 的无为止观双运,及其大勇大悲果位)

tadyathā
即說咒曰

oṃ dhara dhara dhīre dhīre dhuru dhuru īṭṭe vati
om   护持 护持  安住 安住  稳固 穩固 (加持灌入密咒/自心)

cale cale pracale pracale kusume kusuma vare
震動 震動(去)  遍震動 遍震動(离去)  花朵 花朵(脈輪清净绽放) 最妙
(2024年注:此处与心经般若波罗蜜心咒之 gate gate, para gate, para samgate 是一样密意)

ilī mirī ciri citti jālamapanaya
     心(意识) 网 除去 (Web of mind)

parama śuddhasattva mahā kāruṇika svāhā
最胜(无上的) 清净菩萨 大 悲 圆满


2024年后注:
无畏勇气 是明空不二心性的属性之一;
智慧遍布 是明空不二心性的属性之一;
活力无限 是明空不二心性的属性之一;
无边大悲 是明空不二心性的属性之一;
无边清净大悲之光明觉知,是最彻底的成就,是成就之王。

🙏🙏🙏

三部曲

當你不再抗拒,你就到了。

不抗拒外在的世界,
不抗拒內在的情緒與想法,
不抗拒輪迴。 ​​​


當你不再抓取,你就到了。

不抓取 外在的任何人事物,
不抓取認可 頭腦的一切判斷與概念,
不追求抓取涅槃。 ​​​


前两篇,其实是同一狀態,無二。

清晰體驗到此無二,就真正到了。

《三部曲之三》

误解了佛

看见他人的过失 就是轮回。
——帝洛巴

“视师如佛”,“视众生如佛”,都被误解了。
误解,是因为误解了“佛”。

佛,不是完美无暇的一种实有存在;
佛,是无二亦无一的大圆满。

无概念的“上师”,
无概念的“众生”。 ​​​

根本上师

好几位同学 来问关于根本根本上师。

如果你不知道谁是你的根本根本上师,
如果你需要问、想知道 谁是你根本根本上师,
那么你 肯定还没有根本上师。

所以,无需问,不用想。
当你有根本上师,你自然会清晰不误的知道;
那种 无需头脑理解的知道,
那种 无需心感受到的知道,
每个细胞 自然的、确定的 就是知道了。
超越头脑理解,超越“爱或不爱”的心。

这些年来,在这微博号 介绍了许多位很好的老师给大家,鼓励大家去亲近这些老师们,就是祝愿大家能找到那 无误的根本上师。

根本上师 就是无二无别
根本上师 就是合一无一☀️

业力本无实

别说你业力深重,
你诞生在有大德们传授正法的时代;

别说你业力不深重,
佛法传递如此方便的时代,
你却听闻不到,
或有幸听闻到 却不付诸于行。

See,业力本无实。

但闻正法,业力不复存在。

无上赞叹佛法☀️ ​​​

帝洛巴大手印诀窍

无投射之心,是大手印。
修持此心, 你就能到达最深的觉醒。

你无法从经论中看到大手印之光明,
无论是密咒,大乘波罗蜜,小乘戒律,佛经,或其它论作。

欲望如乌云般 遮住光明,令你无法见之。
不要思考任何教法,让一切欲望脱落。
让一切的升起 自生自消融,如水中涟漪。

无认可,无聚焦,如此 无所失:
不要违反此誓言,此乃黑闇中之光明。

当你解脱于欲望、不认可任何定义,
你就能真正看见一切经文教义。
当你如此完全敞开时,你就脱离了轮回的牢笼。
当你安住于此,一切魔障自焚灭。
这正是“教法之光”。

无明众生对此不感兴趣。
轮回之暗流,无时无刻的带走他们。
啊 多么可怜,无明众生的痛苦 无止境。
不要接受这些痛苦,要渴望自由,并依止一位具德的老师。
当他的能量 进入你心,你的心 就解脱了。

无上大乐!
轮回万相 毫无意义,它们是痛苦之因。
专注于实相。
壮丽的见地 是超越一切认可;
壮丽的修持 是无散乱;
壮丽的行为 是毫不费力;
壮丽的成果 是当你解脱于希望与恐惧。

超越一切参考点的心 自光明。
于无门之门处 开启你的觉醒之道。
于无所为处 达到最深觉醒。


灵感湖臆译系列,是未经过复读修改的即兴随手翻译,非严谨的译作,请悉知。

得到即失去

於禪修者,得到 即是失去。

得到的,是執取之人事物;
失去的,是超越 貪執或嗔拒 之無染覺性。

即便得到的是 無比殊勝的加持。
但凡有得到者,即有受身。

得到即失去。

修行由根改变命运

前天,如小孩儿般的高龄外公,急诊入院了,妹妹求我帮外公祈祷。老人家昨天好些了,今晚开刀。
告诉了家人,此刻万千不能以恐惧心态守护着外公,污染他老人家已干净了的心智,必须以平静寬坦甚至感恩的心情,开始告诉外公 这次一切都会很好,未来 会更好。
如此 才能最大帮助老人家有个更好的投胎,这 才是真正的孝心。而不是以哭示人、让人看到的表面孝顺。

修行 是为了 了生死,是为了不需要信仰的确知 生死真相。
真正的成就,不需要以名相标签,如禅宗的初关牢关、大乘的几地菩萨等。
真正的成就是 确知死后会去哪里:升维成佛、到净土中转站继续修、转世乘愿再来、或再次随机投胎。
如何确知?和今生的修持 有着百分百的关系,很科学确切,一点儿也不玄乎。

所以总是婆妈的频频指出 那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的头脑口头禅陷阱,如 什么都再也不用做的“顿悟”、如世界就是自己念头组成的非二元幻梦。那是会再次随机投胎的“聪明”。

多少人热衷于算命、改变命运。
如果你知道你的真实存在的跨度,你就会知道,修行 的确是性价比最优、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我就特别感恩自己往世的修持,今生得“老天爷”如此眷顾。
修行 是真的改变命运,今生、来世。

#修行由根改变命运。
#最喜欢感恩赞叹老天爷

禅修 不需要信仰

禅修 是亲自体验的确知,
禅修 不需要信仰或追星。

珍贵见地诀窍教法再多,若不着手起修亲尝,阅闻再多也枉然。

这里有一把已起修亲尝了的小伙伴们,不知道如何着手起修的朋友们 可以这里评论区问小伙伴们相互交流。

#禅修 不需要信仰。
#又又婆妈了。

供养与丰盛的秘密

闭关中,得到直接的教导:

心的供养,心的解脱;
身的供养,身的解脱。

全身心的皈依,得到形而上 无始的大解脱;
物理的供养,得到形而下 物理世界的人事物解脱。

难怪当初夕阳老师一开始就说我前世乐于供养、供养过大修行人,
是以今世各方面如此丰盛无忧啊!

难怪有大成就者,证悟后 继续无上快乐地苦行余生。

只有自己知道的修行

煩惱 是照妖鏡,
沒有煩惱,你怎麼知道你的心力到底有多弱;
煩惱 是明鏡,
沒有煩惱,你怎麼知道你的安住有多穩定。

修行,從來就是只給自己看的。

想修行給他人看,那問題就大了。
照亮自心。

问答:看念头

看念头,是看到念头,看到当下的那一念。
关键词:看到。当下。

是被动的看到,“看到了”,即 照亮。
因为是被动的,自然只能看到当下的那一念。

任何“想看到”,都是主动,有了想看之主体 与想看到之客体,这是二元头脑的看。

二元头脑的看念头,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把向外的无意识,逐渐转为向内的有意识。即 静心。

心静了,才有可能 被动的看到 从虚空中自升起的念头。即静中生照。
如,同一股微风,在平静的风和日丽中,能明确无误的感受到它,在暴风雨中 却完全感受不到。

如此,利用念头,由 修静、修观,到 修止观双运。

念头无时不在,所以 无时无刻皆可禅修,即 在肉身中闭关。

这些 以前都写过了。

零折腾

有为的禅修,
是为了 认出那无休的折腾,
而不是为了 折腾出“本性”。

“本性”一直都在,丢不掉也失不去,
认出一切折腾,你就自然看到“祂”了。

Effortlessly 零折腾。

无明 只是一场误会

孩子啊,认出:

无明与轮回,有始 并有终。
无染之本性,无始 亦无终。

如来藏的绽放,
无痕的 流动着,
如梦一般 非实有,“如”来,
如梦一般 鲜活体验,如“来”,
无尽的 如来。

#无痕 的鲜活清晰。
#无明 只是一场误会。

Let your karma go

让业力 流过

Don’t hold on to anything =
Don’t hold on to your karma.
不要抓住任何认知 =
不要抓住你的业力。

让它 自由。

你就会发现 原来 不是业力坚固,
是你 一直抓住它不放;
你就会发现 原来 没有所谓的业力,
只有 你固执坚信的念头。
堵住你气脉,
忠实化现为烦恼对境,
的念头。

《灌顶 与 功课誓言》

时刻安住觉照 就是圆满一切功课誓言。

做功课的誓言,就是为了让无法时刻安住的学子,以硬性规定的有为法,克服惰性(障碍),随着仪轨,回到光明坛城安住。

同样的,照亮情绪与念头,就是回到光明坛城安住。

的确,只灌顶而懒得自己修行,不如不灌。
不说堕入金刚地狱之类的吓人话,而是 实相中 灌顶的强力净化 会使你的因果加速,善恶因果皆加速。

对于闻思过空性正见的修行人,他们自然懂得 因果善恶不二,烦恼即菩提;
不修行的人,就大几率 招架不了,只会更深的陷入轮回。

这 就是金刚地狱的真实意义。

Invocation 祈祷文

Dewdrop, lamp, phantom, rainbow, oasis,
露水,灯火,魅影,彩虹,绿洲,
Such is my life and the lives of others –
乃我与他人存在的本质 —
I surrender to this truth.
我降服于此实相。

To the one who spoke this truth,
致 说出此实相之
The Prince of the Shakyas
释迦王子
I offer my adoration.
献上我无上挚爱。

To all those who take this truth to heart,
致 由衷认同此实相之众生,
I offer my allegiance.
献上我的忠贞拥护。

With determination, I remind myself:
我充满决心的提醒自己:
No emotion, just peace,
没有情绪,只有平和,
No ignorance, just awareness,
没有无明,只有觉知,
No anxiety, just serenity,
没有焦虑,只有安详,
No weakness, just strength,
没有软弱,只有力量,
No fear, just tranquillity.
没有恐惧,只有宁静。
With this attitude and free from doubt,
无丝毫怀疑地 以此态度,
I alone will liberate the world’s living creatures,
我将独力解脱世上一切众生,
Plants, water and atmosphere.
植物,水,和气体。

Appearances are deceptive, I shall mistrust them.
显相是虚幻迷惑的,我将不信任它。
Nothingness is just a point of view, I shall not to get entangled in it.
空无只是一个观点,我将不纠结于它。
Living beings are, by nature, stainless, I shall treasure that stainlessness.
一切众生的本质是无染的,我将珍惜此无染本性。
Reality is the bait, I shall not be lured into conformity.
实相是诱饵,我将不被诱惑入任何信念。

Only in darkness can I see light,
唯有在黑暗中 我能看到光,
Only in mud can I find a lotus,
唯有在污泥中 我能找到莲花,
Only in defilements can I see Buddha.
唯有在烦恼中 我能找到佛。

Humbly, without a trace of hypocrisy,
谦卑地,无一丝虚伪地,
I solemnly promise all living beings
我庄严地承诺一切众生
That from this day forward,
从今日起,
I will never abandon you.
我永远不会遗弃你们
Wherever you are, may I always be beside you.
无论你在哪里,愿我与你同在。

Past is now, future is now,
过去是现在,未来是现在,
Now is an illusion,
现在 是幻象,
Illusion is luminous.
幻象 是光明的。
Such boundlessness is mind:
如此的无边 即是心性:
Other than mind, there is no Buddha.
除了心性,没有佛。

I beseech you, O Mind!
啊 心性!我恳求祢
May I be free from death, old age and sickness.
愿我解脱于死、老 与病痛。
May I be free from ideas and opinions,
愿我解脱于想法与意见,
May I be free from time,
愿我解脱于时间,
May I be free from space,
愿我解脱于空间,
And may I free all others from their limitations.
愿我能解脱众生于他们的限制。

Written in response to a number of requests, on the last day of the tumultuous year of 2022, by one on whose five aggregates the label ‘Khyentse Norbu’ has been adhered.
基于众多请求,标签为“欽哲诺布”的五蕴,写于充满动荡的2022年末最后一日。

—— 灵感湖 译
☀️☀️☀️☀️☀️☀️☀️☀️☀️☀️

以此译文,顶礼供养蒋扬钦哲上师????????????

What is 佛菩萨

佛菩萨 是头脑无法理解的存在,
祂非存在,
非非存在。
不是禅机,是真实如此。

所以,放下想理解佛菩萨是什么的念想 。
一切你所能理解的存在,皆非实相,毫无例外。

但不用怕,佛菩萨无处不在,从未离去。真实不虚。
放下“想理解”的一切努力,
你就回到祂无边的怀里了。
毋需努力。

祂,永远的无条件。
爱。
Bodhicitta。

无条件的虔爱中,里外通透的放松吧。

#问答

1 2 3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