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8

八万四千法门,学习的时候,要先诚实地问自己为什么想学:
1)是想学佛系新技能,感觉比“凡人”超俗高大上,能自我疗愈放松,让自己更快乐?

2)还是 真正想从二元幻象中觉醒 解脱于轮回?

没有对或错 或 好与坏的答案,都是可以的,是个人选择。
但是差别是有的:前者会自我感觉更良好;后者会对治自我感,直至自我感摧毁殆尽。刚好是两个极端。

个人只对后者 — 究竟解脱 — 感兴趣,所以这里的分享都往这方面奔去。走此道路的行者被喻为勇者,因为你得真正放下一切,包括你自己,才能究竟。你得让你最熟悉的那个自我彻底剥落,真正璀璨的祢才会脱颖重生。

对治及摧毁“自我”,说起容易做起难,比如你读着一篇文章,你会挑着你认可的部分同意,心里暗暗否认不同意的部分。这过程,最难能可贵的是 找到可以帮你指出自己看不到的自我感的手指。这属于得罪人的活儿,因为“指出”往往会让“自我”感到极度不舒服,所以真正愿意这么帮忙的人,极少。真正追求解脱的人 会懂得视烦恼为上师,对烦恼感恩,因为烦恼会让你看到那个抗拒着烦恼的自我。

这 就是前者和后者的差别,前者想对治解决烦恼,来一个对治一个;后者欢迎感恩烦恼,如此 反而根治了所有烦恼。

这是为什么我决定不一一回答问题,因为发现大多数人只是想解决眼前烦恼,这无可厚非,只是花太多时间在不究竟解决烦恼上,太浪费生命了。

烦恼的背后 是光明 是恩典,只要你愿意看见[鲜花]

2019-11-07

谢谢大家的关注,承蒙看得起,留言问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超越负荷了。丢给老天爷几次,得到的答案应该是这样:

明显我扛不起全频谱,得有自知之明,只分享自己最轻松拿手喜悦的部分,也就是实修相关的问题。这类问题,我当初曾经满世界苦苦寻找都找不到能随时指导点拨的过来人(或是老师太忙无法个人化深入指导,或是老师其实也只是理解但没亲证,或是搞规矩丢个高门槛让你几年内无法问问题,等等),所以特别能感同身受。

其它问题,随缘回答。除了个人私密问题,请一致在评论区问,这样答复可以和大家分享,我也不用重复回答类似问题。请避免私信或微信问。

我随意写,请大家随意看。这样,大家来坐的时候 才能感到让身心放松的轻安舒服。

新来的读者,欢迎!建议请多往回翻看,因为想问的问题,可能以前都写过或答过了。

谢谢大家

p.s., 这里本来是私人修行日记,随着越来越多人来 演变成分享修行心得体悟的小秘境,但偶然还是会惯性地蹦出生活随记,完全随意 不商业化,请悉知。能分享多久 老天爷决定,若哪天这里发不出了,会在微信通知下个去处,想继续看分享的读者,可以加微信为备胎(微信ID:InspirationLake,二维码图请看评论区)。

Grace and Luminosity ☀️

    2019-11-07

    藏历昨天初十,今天还是初十,双初十!殊胜的日子,分享殊胜的密诀窍:文章里莲师的照片 是广传的桑耶寺莲师“如我像”,眼神中 有着秘密伏藏,看了瞬间切入无限浩瀚!是一次黑关中莲师赐予的恩典,愿有缘人一举亲见浩瀚!
      @上帝的Lila:

      今天莲师日,分享莲师此无比珍贵直指教法,把此微博号供养成莲师的坛城,愿所有来这儿的读者得到莲师无比殊胜的加持!

      Om ah hum vajra guru Padma siddhi hum
      嗡啊吽 班扎 咕噜 贝玛 悉地 吽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莲花生大士 伏藏著作

        噶玛林巴 取藏

        刘巧玲 英译汉

        本文叙述“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这是开示本来觉性最直接的法要,源自“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敕”。

        敬礼法报化三身

        敬礼一切圆证空明觉性之诸佛

        我将开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源自『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敕』

        它为你真实解说自己的本来觉性

        有幸佛子,谛听觉照

        三昧耶,嘎嘎嘎

        何其奥妙

        娑婆与涅盘同时圆具于一心之内

        它的本性亘古即然,你却无缘得识

        它空明无染,永世不灭

        你却无缘一睹它的丰釆

        它处处显现无碍,你却视而不睹

        因此着文,为解说自己的心性

        若不了解内在自性

        三世诸佛所开示之八万四千法门

        无人得识其中奥义

        此言不虚,大雄诸佛之密意尽在于此矣

        佛法经典纵然遍满虚空

        究竟教诲终归于导入自性的三要诀

        今开显诸佛自性

        下文解说修持要诀

        此法既无前行,也无续修

        谛听

        有幸佛子,谛听

        常人虽也重视心性的问题,且广加研究

        对它仍然茫然无知,或落妄见,或入边见

        乃因彼等未能正视心性之本身

        只知发展为各种哲学观念及学说

        深奥难解

        使一般人错失了认识自性的机缘

        以致轮回流转于六道三界,受尽诸苦

        由此可知,不觉自己的心性

        是十分可悲的谬误

        纵然声闻缘觉试由无我的道理深入

        却无法了解自性之本来面目

        其它行者亦各执一论

        自作缠缚,无缘得见净光

        声闻缘觉受到主客(能所)二元之分别见所障

        中观派则蔽于真俗二谛的执着

        事乘与瑜伽乘因执着本尊外相而受缚

        大瑜伽(方便父续)及随瑜伽(般若母续)

        则因分别空性与觉性为二而生惑

        从不二的究竟义观之

        他们因分别空觉为二而步入歧途

        唯有先识破空性与觉性不二

        方能证入佛性无碍

        由自性观之,不论凡俗

        娑婆与涅盘本来不二

        只因你不断造作贪瞋诸毒

        故至今仍然流转于娑婆世界

        因此,暂且放下你现行或未行的佛学法事

        藉今日开示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的因缘

        你终将明白

        所有佛法都在这无上自性解脱中得以圆满

        不论你修持何法,均将融入大圆满的究竟境界

        三昧耶,嘎嘎嘎

        那光明灿烂的觉性,也就是所谓的心性

        有人视它为具体存在,实际上它并非实存

        然而它又是一切之始

        涅盘极乐及娑婆苦海的根源

        它一向被密宗十一学派所推崇

        从名相来讲,它具有各形各式的名称

        有人称它为心,或心性

        有人称它为梵,或大我

        有人视它为无我的教义

        有人直称它为心而已

        有人称它为般若,或圆满智能

        有人称它为如来藏,或佛种

        有人称为大手印

        有人称为唯一本体

        有人称为法界

        有人称为阿赖耶,或一切种

        有人只称它为平常心(觉)

        现在为你开示本觉。要点有三

        清除过去之念,不留纤毫痕迹

        向未来之念开放,不受他境所染

        安住当下心境,不修整造作

        如此的觉照,实在平凡无奇

        无思无念地观照自我

        若仅仅纯粹的观察

        唯见明空之境,并无任何观者存在

        当下只是纯粹的觉照而已

        此觉空明无染,非由他生

        它真实无杂,明空不二

        它既非永恒,亦非受造

        然而它绝非虚无,因它光明遍在

        它也不是单一的实体,因它明显地遍存万物

        然而它亦不似一般物质和合而成

        因它不可分割,只具一味

        总之,我们本具的自觉,绝非源自任何外物

        如此方是真正观察实相之道

        在这本觉内,法报化三身圆满如一

        因它不生及空性,故是法身

        因空性圆具光明朗净,故是报身

        因它能够自在显现,故是化身

        这圆满一体的法报化三身,便是觉性的本质

        谛听这殊胜的开示

        你顿见自己当下的本觉原是如此

        本来空明,纤毫未染

        你怎能说,你不了解自己的心性

        你的修持本无所执,亦无所求

        你怎能说,你修持不佳

        既然你的本觉就是这个

        你怎能说,你寻不着自己的心性

        心性原本就是那一念

        你百般寻找

        为何仍说你找不到那个起心动念的人

        由是可见,起心动念的主体根本不存在

        然而此念确有,你怎能说此念未生

        你只需随任此念生灭,不修不整

        你为何还说自己无法进入空境

        既然你只需顺其自然,无为无作

        你为何还说,你对它们一筹莫展

        何况明、空、觉性,本是圆满不可分的一体

        你怎能说,自己的修持一无所成

        既然本觉是自然出生、自然圆满

        不受前因或外境所限

        你怎能说,一切功夫只是徒然

        既然所有念头都是当下生起,当下寂灭解脱

        你为何还说,你不知对治之道

        既然当下的觉性本来如此

        你为何还不识自己的本性

        自性本空,它真的无实无根

        你的自性也如虚空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你真的不用先入为主地秉持着空观

        那自然生起的本觉,从无始以来一直空明朗净

        好似太阳一般,由核心自然发出光热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这本觉本智,真的是不灭的

        好似江河流水一般永无止尽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心念变化无常,真的不是我们的意念所能尽解

        它们就像微风一般难以捉摸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不论任何外境生起,真的就是本体显现

        就像明镜能反映出一切外境似的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世上纷纭万象,真的都在它的自身内解脱

        就像空中的云彩自行生出又自行寂灭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在修持之外,岂另有修持之人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在事行之外,岂另有行者之存在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除了三昧耶戒之外,岂另有守戒之人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除了证果之外,岂另有悟者之存在

        你应该仔细观照自己的心性,审思再三

        十一

        当你外观身外虚空

        若无杂念,亦不受外界所染

        你再内观自性

        亦无念者以念向外造境

        那么,那微妙的心性,便空明朗净,无垢无染

        你的本觉净光,即是法界本身

        好似无云晴空中的太阳

        阳光虽无形无相,却光明遍照

        不论你了解与否,此乃最胜法义

        十二

        这本来圆满的净光,自始便非源自他物

        乃由觉性自生,本身却无父无母

        真是不可思议

        自生之无上觉性,亦非由他物所造

        真是不可思议

        它既无生,故也无由而灭

        真是不可思议

        它虽无所不在,却无人得见真相

        真是不可思议

        纵然流转于娑婆世界,却无损其身

        真是不可思议

        纵使得证佛性,对它亦无所增益

        真是不可思议

        它存在每个人内,却无人认出它来

        真是不可思议

        然而你还冀望成就其它外在的证果

        真是不可思议

        明知它在自身之内,你却四出寻觅

        真是不可思议

        十三

        何其奥妙

        这当下的本觉空明朗净,无实可执

        仅此,即是无上的知见

        它涵括一切,却不受任何观念事物所羁

        仅此,即是无上的修持

        它不修不整,又是言语道断

        仅此,即是无上的道行

        无需四处追求,它本来圆满具足

        仅此,即是无上的证果

        十四

        殊胜之正道有四

        殊胜的正见

        正因当下觉性光明朗净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殊胜的正修

        正因当下觉性本具此光明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殊胜的正行

        正因当下觉性本具此光明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殊胜的正果

        正因当下觉性就是这光明朗净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十五

        今开示三世不易的四定法

        不易之正见,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修,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行,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果,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十六

        既然你已聆受三世如一的秘密教诲

        便应尽拋过去的知见及一切

        断除未来的冀望及筹划

        眼前这一刻,纵有念头生起

        不执不取,心如虚空

        既然,由究竟观之

        根本无法可修,故无需修持

        既然,那儿本不散乱

        你只需心不散乱地安住此境

        不修不整也不散乱,只是觉照一切

        你的觉性便本知本明,光明灿烂

        当它生起时,称为菩提心,亦即悟性

        因无所修整,故超越一切外在知识

        因无所散乱,它是本体的光明净性

        外境外相,既无自性,故自然解脱

        明空不二,是为法界

        一旦悟及佛性无道可及

        无法可悟,不证自明

        便得如实而见金刚萨埵

        十七

        下面的开示

        将为你穷究六种边见,并推翻其说

        不论当前的知见学说,立论何等分歧

        所谓的心性,便是你的本觉

        它是自然生起的无上觉性

        应知,观者及观照本来不二

        当你观照,不妨寻找观者为谁

        若遍寻不得

        此一妄见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这妄见一了,即是你重生的一刻

        知见及持此知见之人并无分别

        若能不落入空见或空境

        当下的觉性顿显空明

        这便是大圆满见

        于是,不论识与不识,亦无分别

        十八

        不论当前的修行方法,立论何等分歧

        你的日常觉心,具有透视观照的能力

        应知,修持与修持者本来不二

        不论你在修行与否,不妨寻觅一番修持之人

        若遍寻而不得修持之主体

        你的修持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修持一旦放下,便是你重生的一刻

        你若能既不落幻境,也不昏沉散乱

        当下无染的觉性自现光明朗净

        这毫不造作的觉照,便是专一定境

        如此,入定或不入定,本非二境

        十九

        不论当前的行事标准,是何等的分歧

        你本具的元觉,却是唯一本体

        应知,行为与行者本非二事

        不论你正在造作或无事,不妨观察一下

        是否有一行者存在

        若遍寻行者而不可得

        你的行事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造作停止的那一刻,便是你的新生

        无始以来,事行与行事之人本无分别

        你若能不落入妄见,染着习气

        当下的觉性剎那归于清净无染

        既不相应,也不排斥

        随顺事物,不加修整

        唯此道行,方称清净无染

        如此,净行与不净行,亦本来不二

        二十

        不论当前的悟境证果,是何等的分歧

        心性的本质就是本觉

        亦即本来圆满的法报化三身

        应知,悟境与悟者本来不二

        你不妨寻找一下悟境及悟者

        若遍寻悟者而不可得

        你的悟境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悟境一旦寂灭,便是你新生的一刻

        悟境与悟者皆觅不可得

        你又不落于执着或贪瞋惧情

        当下的觉性便归于本来的清净无染

        只要了悟法报化三身圆具于你内

        此即无上佛果

        二十一

        本觉是不受不灭论或空见诸种边见所染的

        此即所谓不落两边的中道

        本觉原来就是清净无碍的常存觉性

        它又是空性之核心

        因此被称为如来性,即佛心或佛种

        你若明了此究竟奥义,便已超越一切论说

        因此它又被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即圆满智能

        又因它超越了理性及观念的范畴

        因此又被称为大手印,即无上的象征奥义

        因此,不论你了解与否,它皆自适其所

        由于它是涅盘极乐与娑婆苦海的根源

        故被称为阿赖耶,意即一切种

        由于它本来面目平凡无奇

        这空明常在的觉性

        又被称为平常心(觉)

        不论它具有多少个深奥而美妙的名相

        最终所指,不过是这当下觉性而已

        二十二

        于此心外,向外驰求

        就好比外出追寻象迹

        其实你的象正安居家中

        即使你通晓整个宇宙

        也无法穷究这奥秘的究竟

        如果你不了解万象皆出自一心

        便无由证得佛果

        不知识取本觉之人,自然向外驰求

        一味向身外寻求自我的人

        怎会找到自己

        好比一个笨人,进到人群中

        便受到外境所惑,而忘失了自己

        一旦忘失自我,便四处乱寻

        不断误将他人当作自己

        同理,如果你不知万物之本性

        不知外境原是出自一心

        便会再三流转于娑婆

        你若看不透自己的本来心性就是如来

        涅盘便变得遥不可及

        所谓娑婆与涅盘

        全凭你一念无明或一念明觉

        若由究竟义观之

        两者本质实在无所分别

        你还以为它们存在于你的自性之外

        真是极大的错误

        其实错误与无误

        本来也是一味(自性而已)

        一切有性的心念本来不可分割

        不修不整的心性

        只需安住本来自然之境,便是解脱

        如果你认不出

        那根本的迷惑及幻相也是出自本心

        你便无法认识法界的实相

        二十三

        你应努力觉照那自始自生者

        由外相观之,起初似有所生

        存在期间,似有所住,最后终将归于某处

        可是你若加以细究,它却似乌鸦照井

        当乌鸦离井而去,它的倒影也一逝不返

        同理,一切表相皆由心所生

        既由心生,也由心灭

        唯此心性了知一切,且知一切本空本净

        有如天上穹苍,它的空虚与澄澈本不可分

        自生的本觉虽能生出外境

        变成光明透澈又井然有序的万象

        此即法性,也是实相

        它虽藉外相来显示自身的存在

        你心中却明明白白,那便是你的自性

        由于它是如此明朗透澈,故被视为虚空

        但虚空只是心性的一个比拟而已

        不足以涵盖其意

        因为自性虽如虚空

        却具本觉,无所不明

        天空却无觉性

        它的空虚好似死尸一般地空虚

        了无生命

        因此,心性的真相,是无法以天空作譬的

        总之,能毫不散乱地任心性安住本然便是

        二十四

        何况纷纭万象

        也具有俗谛(相对性的真理)的价值

        没有任何现象真正地存在,它们迟早会消逝

        涅盘及娑婆中的一切事物现象

        只不过是表相而已,靠那唯一的自性去觉察

        每当内在的心境有所改变

        感受到的外境也随之变迁

        因此,你所见的一切,只是心性的流露

        六道众生都是依照自己的业报而认取外境的

        二十五

        有些外道常持二元论

        或以不灭论来驳斥空论,

        密法九乘中也各据立场来观外境

        人们不仅观察外境的方式不同

        解说立论也互异

        一旦执着于变化无常的表相

        谬误便由此而生

        你若能对自心所见的表相

        不论它们是虚是实

        始终不执不取,便是佛境

        二十六

        外境本身并无过错

        因为执着才成障碍

        你若了知那执着外相的念头

        就是自性

        此念当下解脱

        一切显现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整个宇宙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六道众生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人的福报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下三道的苦境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贪瞋痴等五毒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自生的本觉呈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涅盘道上的善念呈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种魔难障碍出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界神祇及其境界出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种净念出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无念的定境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观得万物光影交错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色无边处定或识无边处定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一多不二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一切色与一切空毕现于前

        这也是心性的流露

        没有任何境相,不是出自心性

        二十七

        正因自性无碍的本质

        境相才能不断生起

        有如大海及波浪本是一体

        因此凡是生起之现象

        必将在心性内自然解脱

        不论你用多少不同的名相去指称它

        由究竟观之

        心性不曾离开过一切而存在

        这一体性并非建筑在任何有形基础上的

        它虽是一,你却无法由任何一边而得其全貌

        它也不是存在某处的实体

        因为它不由造作

        它也不是虚无

        因它的光明及觉性光辉遍照

        它更不是各种形色

        因为空性与光明是不可分割的

        当下此刻的自觉是如此空灵及实在

        虽有此觉照,却找不到觉照的主体

        所悟实在只是被悟而已,一无实质

        只要据此修行,一切自然解脱

        我们的官能(五根)便能不受理性意识的干扰

        当下体认一切

        有如芝麻榨成麻油,牛奶搅成奶油的过程一样

        不经榨压,哪来麻油?不经搅拌,哪来奶油

        一切众生虽本具真实佛性

        不经修持,如何证入佛果

        若肯修持,即使放牛郎也能悟道解脱

        他虽不了解其中学理

        仍能从经验中一步一步地调练自己

        譬如有人亲口尝过糖的滋味

        哪里需要他人解说其中滋味

        错失本觉

        即使班智达(博学之士)也堕入歧路

        不论他们学问何等渊博

        通晓密宗九乘的次第

        缺乏证量经验

        所说难免以讹传讹

        离佛地益远

        一旦了知本觉,一切功德业报当下灭尽

        若不识本觉,一切德行或恶业

        终将累积为业报,在善恶二界中轮回流转

        只要你能识破自性中空虚的觉性

        善、恶、德、业,便不致落实成报

        就如虚空流不出泉水一般

        功德与罪业在虚空之境也无法滋生业果

        那自生的本觉方能观照透视一切

        以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是如此深奥

        你必须熟谙自己的觉性

        这秘密教敕何等深奥

        二十八

        何等奥妙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直接为人开示本觉

        这是为了未来众生的利益

        此论虽精简非常

        所有密法、要门、口诀,尽在于此矣

        我既已传授此法于当世,仍另将它隐藏某处

        作为岩藏密法

        使未来善业成熟之人

        有缘闻此妙法

        三昧耶,嘎嘎嘎

        以上论述是开示人的当下觉性

        定名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此文乃是邬金教主莲华生大士所作

        愿这殊胜的解脱之道永不失落

        直到娑婆众生毕竟解脱​​​

        2019-11-06

        初学者杂念纷飞,打坐的头五分钟 粗重气血由动转静 心绪可以静下来,之后因为精微气脉未通,念头又会重新复发,所以再坐只是浸润在妄念里,于修心无益,等于浪费时间。所以气脉未通的初学者宁愿一座五分钟,一天多坐几次。
        以前我导师只说坐不下去多坐几次,没其它解释,所以自己体悟后忍不住记下。//@板鸭船长:没有看太明白…
        @上帝的Lila:

        禅修少吃多餐五分钟。其实就是因为对初学者前五分钟效果最明显,气血的速度变化。why don’t they bother to explain just a bit more?

        2019-11-06

        今天莲师日,分享莲师此无比珍贵直指教法,把此微博号供养成莲师的坛城,愿所有来这儿的读者得到莲师无比殊胜的加持!

        Om ah hum vajra guru Padma siddhi hum
        嗡啊吽 班扎 咕噜 贝玛 悉地 吽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莲花生大士 伏藏著作

          噶玛林巴 取藏

          刘巧玲 英译汉

          本文叙述“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这是开示本来觉性最直接的法要,源自“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敕”。

          敬礼法报化三身

          敬礼一切圆证空明觉性之诸佛

          我将开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源自『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敕』

          它为你真实解说自己的本来觉性

          有幸佛子,谛听觉照

          三昧耶,嘎嘎嘎

          何其奥妙

          娑婆与涅盘同时圆具于一心之内

          它的本性亘古即然,你却无缘得识

          它空明无染,永世不灭

          你却无缘一睹它的丰釆

          它处处显现无碍,你却视而不睹

          因此着文,为解说自己的心性

          若不了解内在自性

          三世诸佛所开示之八万四千法门

          无人得识其中奥义

          此言不虚,大雄诸佛之密意尽在于此矣

          佛法经典纵然遍满虚空

          究竟教诲终归于导入自性的三要诀

          今开显诸佛自性

          下文解说修持要诀

          此法既无前行,也无续修

          谛听

          有幸佛子,谛听

          常人虽也重视心性的问题,且广加研究

          对它仍然茫然无知,或落妄见,或入边见

          乃因彼等未能正视心性之本身

          只知发展为各种哲学观念及学说

          深奥难解

          使一般人错失了认识自性的机缘

          以致轮回流转于六道三界,受尽诸苦

          由此可知,不觉自己的心性

          是十分可悲的谬误

          纵然声闻缘觉试由无我的道理深入

          却无法了解自性之本来面目

          其它行者亦各执一论

          自作缠缚,无缘得见净光

          声闻缘觉受到主客(能所)二元之分别见所障

          中观派则蔽于真俗二谛的执着

          事乘与瑜伽乘因执着本尊外相而受缚

          大瑜伽(方便父续)及随瑜伽(般若母续)

          则因分别空性与觉性为二而生惑

          从不二的究竟义观之

          他们因分别空觉为二而步入歧途

          唯有先识破空性与觉性不二

          方能证入佛性无碍

          由自性观之,不论凡俗

          娑婆与涅盘本来不二

          只因你不断造作贪瞋诸毒

          故至今仍然流转于娑婆世界

          因此,暂且放下你现行或未行的佛学法事

          藉今日开示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的因缘

          你终将明白

          所有佛法都在这无上自性解脱中得以圆满

          不论你修持何法,均将融入大圆满的究竟境界

          三昧耶,嘎嘎嘎

          那光明灿烂的觉性,也就是所谓的心性

          有人视它为具体存在,实际上它并非实存

          然而它又是一切之始

          涅盘极乐及娑婆苦海的根源

          它一向被密宗十一学派所推崇

          从名相来讲,它具有各形各式的名称

          有人称它为心,或心性

          有人称它为梵,或大我

          有人视它为无我的教义

          有人直称它为心而已

          有人称它为般若,或圆满智能

          有人称它为如来藏,或佛种

          有人称为大手印

          有人称为唯一本体

          有人称为法界

          有人称为阿赖耶,或一切种

          有人只称它为平常心(觉)

          现在为你开示本觉。要点有三

          清除过去之念,不留纤毫痕迹

          向未来之念开放,不受他境所染

          安住当下心境,不修整造作

          如此的觉照,实在平凡无奇

          无思无念地观照自我

          若仅仅纯粹的观察

          唯见明空之境,并无任何观者存在

          当下只是纯粹的觉照而已

          此觉空明无染,非由他生

          它真实无杂,明空不二

          它既非永恒,亦非受造

          然而它绝非虚无,因它光明遍在

          它也不是单一的实体,因它明显地遍存万物

          然而它亦不似一般物质和合而成

          因它不可分割,只具一味

          总之,我们本具的自觉,绝非源自任何外物

          如此方是真正观察实相之道

          在这本觉内,法报化三身圆满如一

          因它不生及空性,故是法身

          因空性圆具光明朗净,故是报身

          因它能够自在显现,故是化身

          这圆满一体的法报化三身,便是觉性的本质

          谛听这殊胜的开示

          你顿见自己当下的本觉原是如此

          本来空明,纤毫未染

          你怎能说,你不了解自己的心性

          你的修持本无所执,亦无所求

          你怎能说,你修持不佳

          既然你的本觉就是这个

          你怎能说,你寻不着自己的心性

          心性原本就是那一念

          你百般寻找

          为何仍说你找不到那个起心动念的人

          由是可见,起心动念的主体根本不存在

          然而此念确有,你怎能说此念未生

          你只需随任此念生灭,不修不整

          你为何还说自己无法进入空境

          既然你只需顺其自然,无为无作

          你为何还说,你对它们一筹莫展

          何况明、空、觉性,本是圆满不可分的一体

          你怎能说,自己的修持一无所成

          既然本觉是自然出生、自然圆满

          不受前因或外境所限

          你怎能说,一切功夫只是徒然

          既然所有念头都是当下生起,当下寂灭解脱

          你为何还说,你不知对治之道

          既然当下的觉性本来如此

          你为何还不识自己的本性

          自性本空,它真的无实无根

          你的自性也如虚空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你真的不用先入为主地秉持着空观

          那自然生起的本觉,从无始以来一直空明朗净

          好似太阳一般,由核心自然发出光热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这本觉本智,真的是不灭的

          好似江河流水一般永无止尽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心念变化无常,真的不是我们的意念所能尽解

          它们就像微风一般难以捉摸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不论任何外境生起,真的就是本体显现

          就像明镜能反映出一切外境似的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世上纷纭万象,真的都在它的自身内解脱

          就像空中的云彩自行生出又自行寂灭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在修持之外,岂另有修持之人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在事行之外,岂另有行者之存在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除了三昧耶戒之外,岂另有守戒之人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除了证果之外,岂另有悟者之存在

          你应该仔细观照自己的心性,审思再三

          十一

          当你外观身外虚空

          若无杂念,亦不受外界所染

          你再内观自性

          亦无念者以念向外造境

          那么,那微妙的心性,便空明朗净,无垢无染

          你的本觉净光,即是法界本身

          好似无云晴空中的太阳

          阳光虽无形无相,却光明遍照

          不论你了解与否,此乃最胜法义

          十二

          这本来圆满的净光,自始便非源自他物

          乃由觉性自生,本身却无父无母

          真是不可思议

          自生之无上觉性,亦非由他物所造

          真是不可思议

          它既无生,故也无由而灭

          真是不可思议

          它虽无所不在,却无人得见真相

          真是不可思议

          纵然流转于娑婆世界,却无损其身

          真是不可思议

          纵使得证佛性,对它亦无所增益

          真是不可思议

          它存在每个人内,却无人认出它来

          真是不可思议

          然而你还冀望成就其它外在的证果

          真是不可思议

          明知它在自身之内,你却四出寻觅

          真是不可思议

          十三

          何其奥妙

          这当下的本觉空明朗净,无实可执

          仅此,即是无上的知见

          它涵括一切,却不受任何观念事物所羁

          仅此,即是无上的修持

          它不修不整,又是言语道断

          仅此,即是无上的道行

          无需四处追求,它本来圆满具足

          仅此,即是无上的证果

          十四

          殊胜之正道有四

          殊胜的正见

          正因当下觉性光明朗净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殊胜的正修

          正因当下觉性本具此光明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殊胜的正行

          正因当下觉性本具此光明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殊胜的正果

          正因当下觉性就是这光明朗净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十五

          今开示三世不易的四定法

          不易之正见,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修,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行,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果,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十六

          既然你已聆受三世如一的秘密教诲

          便应尽拋过去的知见及一切

          断除未来的冀望及筹划

          眼前这一刻,纵有念头生起

          不执不取,心如虚空

          既然,由究竟观之

          根本无法可修,故无需修持

          既然,那儿本不散乱

          你只需心不散乱地安住此境

          不修不整也不散乱,只是觉照一切

          你的觉性便本知本明,光明灿烂

          当它生起时,称为菩提心,亦即悟性

          因无所修整,故超越一切外在知识

          因无所散乱,它是本体的光明净性

          外境外相,既无自性,故自然解脱

          明空不二,是为法界

          一旦悟及佛性无道可及

          无法可悟,不证自明

          便得如实而见金刚萨埵

          十七

          下面的开示

          将为你穷究六种边见,并推翻其说

          不论当前的知见学说,立论何等分歧

          所谓的心性,便是你的本觉

          它是自然生起的无上觉性

          应知,观者及观照本来不二

          当你观照,不妨寻找观者为谁

          若遍寻不得

          此一妄见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这妄见一了,即是你重生的一刻

          知见及持此知见之人并无分别

          若能不落入空见或空境

          当下的觉性顿显空明

          这便是大圆满见

          于是,不论识与不识,亦无分别

          十八

          不论当前的修行方法,立论何等分歧

          你的日常觉心,具有透视观照的能力

          应知,修持与修持者本来不二

          不论你在修行与否,不妨寻觅一番修持之人

          若遍寻而不得修持之主体

          你的修持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修持一旦放下,便是你重生的一刻

          你若能既不落幻境,也不昏沉散乱

          当下无染的觉性自现光明朗净

          这毫不造作的觉照,便是专一定境

          如此,入定或不入定,本非二境

          十九

          不论当前的行事标准,是何等的分歧

          你本具的元觉,却是唯一本体

          应知,行为与行者本非二事

          不论你正在造作或无事,不妨观察一下

          是否有一行者存在

          若遍寻行者而不可得

          你的行事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造作停止的那一刻,便是你的新生

          无始以来,事行与行事之人本无分别

          你若能不落入妄见,染着习气

          当下的觉性剎那归于清净无染

          既不相应,也不排斥

          随顺事物,不加修整

          唯此道行,方称清净无染

          如此,净行与不净行,亦本来不二

          二十

          不论当前的悟境证果,是何等的分歧

          心性的本质就是本觉

          亦即本来圆满的法报化三身

          应知,悟境与悟者本来不二

          你不妨寻找一下悟境及悟者

          若遍寻悟者而不可得

          你的悟境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悟境一旦寂灭,便是你新生的一刻

          悟境与悟者皆觅不可得

          你又不落于执着或贪瞋惧情

          当下的觉性便归于本来的清净无染

          只要了悟法报化三身圆具于你内

          此即无上佛果

          二十一

          本觉是不受不灭论或空见诸种边见所染的

          此即所谓不落两边的中道

          本觉原来就是清净无碍的常存觉性

          它又是空性之核心

          因此被称为如来性,即佛心或佛种

          你若明了此究竟奥义,便已超越一切论说

          因此它又被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即圆满智能

          又因它超越了理性及观念的范畴

          因此又被称为大手印,即无上的象征奥义

          因此,不论你了解与否,它皆自适其所

          由于它是涅盘极乐与娑婆苦海的根源

          故被称为阿赖耶,意即一切种

          由于它本来面目平凡无奇

          这空明常在的觉性

          又被称为平常心(觉)

          不论它具有多少个深奥而美妙的名相

          最终所指,不过是这当下觉性而已

          二十二

          于此心外,向外驰求

          就好比外出追寻象迹

          其实你的象正安居家中

          即使你通晓整个宇宙

          也无法穷究这奥秘的究竟

          如果你不了解万象皆出自一心

          便无由证得佛果

          不知识取本觉之人,自然向外驰求

          一味向身外寻求自我的人

          怎会找到自己

          好比一个笨人,进到人群中

          便受到外境所惑,而忘失了自己

          一旦忘失自我,便四处乱寻

          不断误将他人当作自己

          同理,如果你不知万物之本性

          不知外境原是出自一心

          便会再三流转于娑婆

          你若看不透自己的本来心性就是如来

          涅盘便变得遥不可及

          所谓娑婆与涅盘

          全凭你一念无明或一念明觉

          若由究竟义观之

          两者本质实在无所分别

          你还以为它们存在于你的自性之外

          真是极大的错误

          其实错误与无误

          本来也是一味(自性而已)

          一切有性的心念本来不可分割

          不修不整的心性

          只需安住本来自然之境,便是解脱

          如果你认不出

          那根本的迷惑及幻相也是出自本心

          你便无法认识法界的实相

          二十三

          你应努力觉照那自始自生者

          由外相观之,起初似有所生

          存在期间,似有所住,最后终将归于某处

          可是你若加以细究,它却似乌鸦照井

          当乌鸦离井而去,它的倒影也一逝不返

          同理,一切表相皆由心所生

          既由心生,也由心灭

          唯此心性了知一切,且知一切本空本净

          有如天上穹苍,它的空虚与澄澈本不可分

          自生的本觉虽能生出外境

          变成光明透澈又井然有序的万象

          此即法性,也是实相

          它虽藉外相来显示自身的存在

          你心中却明明白白,那便是你的自性

          由于它是如此明朗透澈,故被视为虚空

          但虚空只是心性的一个比拟而已

          不足以涵盖其意

          因为自性虽如虚空

          却具本觉,无所不明

          天空却无觉性

          它的空虚好似死尸一般地空虚

          了无生命

          因此,心性的真相,是无法以天空作譬的

          总之,能毫不散乱地任心性安住本然便是

          二十四

          何况纷纭万象

          也具有俗谛(相对性的真理)的价值

          没有任何现象真正地存在,它们迟早会消逝

          涅盘及娑婆中的一切事物现象

          只不过是表相而已,靠那唯一的自性去觉察

          每当内在的心境有所改变

          感受到的外境也随之变迁

          因此,你所见的一切,只是心性的流露

          六道众生都是依照自己的业报而认取外境的

          二十五

          有些外道常持二元论

          或以不灭论来驳斥空论,

          密法九乘中也各据立场来观外境

          人们不仅观察外境的方式不同

          解说立论也互异

          一旦执着于变化无常的表相

          谬误便由此而生

          你若能对自心所见的表相

          不论它们是虚是实

          始终不执不取,便是佛境

          二十六

          外境本身并无过错

          因为执着才成障碍

          你若了知那执着外相的念头

          就是自性

          此念当下解脱

          一切显现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整个宇宙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六道众生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人的福报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下三道的苦境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贪瞋痴等五毒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自生的本觉呈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涅盘道上的善念呈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种魔难障碍出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界神祇及其境界出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种净念出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无念的定境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观得万物光影交错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色无边处定或识无边处定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一多不二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一切色与一切空毕现于前

          这也是心性的流露

          没有任何境相,不是出自心性

          二十七

          正因自性无碍的本质

          境相才能不断生起

          有如大海及波浪本是一体

          因此凡是生起之现象

          必将在心性内自然解脱

          不论你用多少不同的名相去指称它

          由究竟观之

          心性不曾离开过一切而存在

          这一体性并非建筑在任何有形基础上的

          它虽是一,你却无法由任何一边而得其全貌

          它也不是存在某处的实体

          因为它不由造作

          它也不是虚无

          因它的光明及觉性光辉遍照

          它更不是各种形色

          因为空性与光明是不可分割的

          当下此刻的自觉是如此空灵及实在

          虽有此觉照,却找不到觉照的主体

          所悟实在只是被悟而已,一无实质

          只要据此修行,一切自然解脱

          我们的官能(五根)便能不受理性意识的干扰

          当下体认一切

          有如芝麻榨成麻油,牛奶搅成奶油的过程一样

          不经榨压,哪来麻油?不经搅拌,哪来奶油

          一切众生虽本具真实佛性

          不经修持,如何证入佛果

          若肯修持,即使放牛郎也能悟道解脱

          他虽不了解其中学理

          仍能从经验中一步一步地调练自己

          譬如有人亲口尝过糖的滋味

          哪里需要他人解说其中滋味

          错失本觉

          即使班智达(博学之士)也堕入歧路

          不论他们学问何等渊博

          通晓密宗九乘的次第

          缺乏证量经验

          所说难免以讹传讹

          离佛地益远

          一旦了知本觉,一切功德业报当下灭尽

          若不识本觉,一切德行或恶业

          终将累积为业报,在善恶二界中轮回流转

          只要你能识破自性中空虚的觉性

          善、恶、德、业,便不致落实成报

          就如虚空流不出泉水一般

          功德与罪业在虚空之境也无法滋生业果

          那自生的本觉方能观照透视一切

          以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是如此深奥

          你必须熟谙自己的觉性

          这秘密教敕何等深奥

          二十八

          何等奥妙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直接为人开示本觉

          这是为了未来众生的利益

          此论虽精简非常

          所有密法、要门、口诀,尽在于此矣

          我既已传授此法于当世,仍另将它隐藏某处

          作为岩藏密法

          使未来善业成熟之人

          有缘闻此妙法

          三昧耶,嘎嘎嘎

          以上论述是开示人的当下觉性

          定名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此文乃是邬金教主莲华生大士所作

          愿这殊胜的解脱之道永不失落

          直到娑婆众生毕竟解脱​​​

          2019-11-05

          《觉醒阶段 — 理工男版》
          1)当你认为自己是实在的中心,你是 local PC;
          2)当你认为自己是和万物合一的高我之神,你是连接无数客户端 有中心的超级云;
          3)当你不再有丝毫自我、与一切平等了,你是完全去中心化,无限任运的区块链

          2019-11-03

          问世间情为何物。

          看来 情 的确是到这微博号的人最大的执着。一句不经意的“情人眼里出西施”,阅读量赫然破这微博号的纪录,还以为自己眼睛花了。应该是同频相吸吧,因为情 也曾经是我最难跨越的一关。那今天 就分享一下个人对情的经历感悟吧。

          在我禅修出离的过程,世间的一切 相对容易地就放下了,包括大多数人会羡慕的名利地位成就,后来连大多数人放不下的对亲生骨肉孩子的执念、甚至父母,都放下了。最后卡住我的是 情执。

          因为放不下看不清,这股能量反复地在我生命中循环化现。老天爷可有创意了,甚至不需要换人,就能来回折腾。直到有次突然清晰照亮这念头,它“啪嗒”一声 剥落了,那感受美好的啊 超越语言。之后还是会有余震,但力道比起以前 轻太多了。就这样 越来越小的余震 直到一次在黑关里 清晰地看到了本自具足,彻底 放下了。

          就当我彻底放下后,生命突然地 不可思议地 出乎意料地 突然让我拥有了一切。当你完全不外伸了,你自然宽坦放松柔软了,人事物就主动的向你流来。这就是真正的能量法则:越抓取 越得不到(抗拒也是,就是抓取抗拒对象的对立面。想像空气是实体的,伸手往外抓取,和伸手企图抗拒挡住,是一样的手势,往外推)。不抓取了 安住满足放松了,一切向你自动流来。直观感觉是生命的悖论。

          一切因果 只是念头的能量法则。所有念头的升起和存在 只是为了让你看见;你看不见,它会一直重复回来,包括在你生命中化现;再看不到,它就愈演愈烈,直到你终于把它全貌看全了;照亮了背后那个念头,它代表的一股因果能量就寿终正寝了。可以这么说:因果由念头起 照亮终! 一切 只是为了让你看见!

          所以 这微博号分享的 不是心灵按摩的鸡汤,而是真正能改变生命的心法:意识上升 以照亮念头。对一切执着都适用。

          那 解脱于念头后 是不是就不会爱了?相反的,你终于能真正地 好好地 没有恐惧地 爱了。是怎么样的爱呢?

          你爱的他,就是你对他的爱,永远在你心中,和你一体无分别
          比如,你能和你自己的头 分别吗?不可能。永远是一体的。
          你把他当成是你之外的一部分,你才会怕失去
          当他是你的一部分,你根本就不会怕失去,
          就像你不会怕失去你的头 一样。
          你在 他就在,
          你不在了 他才会不在:
          你死了 他也就消失了,因为你也消失了。
          不是有对镜有条件的爱,是完整的爱,
          是真正的 ’Till death do you apart。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正觉。

          2019-11-02

          Do not try to hold on to anything.

          If it’s anything that you could lose, you never really owned it to begin with.

          Why battle with illusion.

          Only then, you realize everything has always been there, and will always be.

          Total abundance,
          waiting for you to finally see it.

            2019-11-02

            侵略=抓取。想像空气是实体的,伸手往外抓取,和伸手企图抗拒挡住,是一样的手势,往外推。唯有安住不外伸,柔软放松,人事物才会主动的向你流来。这 才是真正的能量法则。//@昵称不重复臣妾做不到:我昨天和一个有好感的男生表白竟然被拒绝了,我其实是一个很明显有侵略性的人,可能他也是比较有个性的
            @上帝的Lila:

            《一眼赢得“芳心”》

            下雨天和老公一起刷屏油管 无意间看到有人开课教PUA电眼和肢体语言。听了一下,我乐了,和修行一样,真正体证了的人 一句诀窍 顶过书面学到的洋洋洒洒一大篇。这人说的众多方法 如语速语调 眨眼次数 注视长短,我一句窍门就完胜了。老公说 我这些经验很有价值,应该也分享出去。

            今天分享的诀窍 是第一手职场上无数次成功印证过的经验结晶,适用于一对一会面 谈判 面试等需要赢得陌生人芳心的场景。显然也适用于谈恋爱的场景。

            眼睛是灵魂之窗,是传达诚意和能量的主要窗口。很多人都知道说话要看着对方眼睛,不看人是不自信或心虚的表现。

            干货开始来了:但长时间看着对方其实会让双方不舒服的,会面效果其实会不好的。原因是每个人的“自我感”其实是外伸的 有征服倾向的。接收方固然不舒服,外伸方也会因能量外泄而频率降低。两个有自我感的人对看,就会不自觉的在能量层面上不停对撞。

            最好的状态是 放松不外伸的对话,如和熟人聊天时。但想征服陌生人显然是有目的性的,无法不外伸,咋办?真正的干货来了:看着对方下眼线眼袋处说话。你可以试试,这样你不会紧张 可以处在放松自如的状态 讲很久 不流失能量。在这样的状态下,你的语速语调眨眼等不用想自然就能做到最好。而对方 无形中 不会感到被能量侵犯 也不会因和你能量碰撞外泄而不舒服;他只会觉得你一直看着他,觉得你有自信有诚意,和你谈话没压力很舒服。成功率特别高(高到我当年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适用于和任何人对话,面试官 客户 老板 竞争对手 同事等,轻松拿下对方。包括吵架时。不信回头和你爱人试试。

            世间成功 修行更轻松。祝成功

            2019-11-02

            每天比洗澡更重要的是 洗脑。

            对,洗脑,把一天接收和对应产出的概念污染 清除掉。让心清净地沉淀。

            深层清洗。比洗澡 舒服太多了。

              2019-11-02

              回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019:盤坐 或任何脊椎挺直的姿势,如瑜伽山势或婴儿式。静心后,看念头,由一串相连的念头,到一个个独立的念头。当能看到独立念头时,就能看到念头背后起因,继而看到几乎每个念头都是无厘头的,看到就剥落 不再能控制你了。如果不清洗每天产出的念头,它们会以因果循环的方式,再次化现,直到你看到为止。
              @上帝的Lila:

              每天比洗澡更重要的是 洗脑。

              对,洗脑,把一天接收和对应产出的概念污染 清除掉。让心清净地沉淀。

              深层清洗。比洗澡 舒服太多了。

              2019-11-01

              《一眼赢得“芳心”》

              下雨天和老公一起刷屏油管 无意间看到有人开课教PUA电眼和肢体语言。听了一下,我乐了,和修行一样,真正体证了的人 一句诀窍 顶过书面学到的洋洋洒洒一大篇。这人说的众多方法 如语速语调 眨眼次数 注视长短,我一句窍门就完胜了。老公说 我这些经验很有价值,应该也分享出去。

              今天分享的诀窍 是第一手职场上无数次成功印证过的经验结晶,适用于一对一会面 谈判 面试等需要赢得陌生人芳心的场景。显然也适用于谈恋爱的场景。

              眼睛是灵魂之窗,是传达诚意和能量的主要窗口。很多人都知道说话要看着对方眼睛,不看人是不自信或心虚的表现。

              干货开始来了:但长时间看着对方其实会让双方不舒服的,会面效果其实会不好的。原因是每个人的“自我感”其实是外伸的 有征服倾向的。接收方固然不舒服,外伸方也会因能量外泄而频率降低。两个有自我感的人对看,就会不自觉的在能量层面上不停对撞

              最好的状态是 放松不外伸的对话,如和熟人聊天时。但想征服陌生人显然是有目的性的,无法不外伸,咋办?真正的干货来了:看着对方下眼线眼袋处说话。你可以试试,这样你不会紧张 可以处在放松自如的状态 讲很久 不流失能量。在这样的状态下,你的语速语调眨眼等不用想自然就能做到最好。而对方 无形中 不会感到被能量侵犯 也不会因和你能量碰撞外泄而不舒服;他只会觉得你一直看着他,觉得你有自信有诚意,和你谈话没压力很舒服。成功率特别高(高到我当年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适用于和任何人对话,面试官 客户 老板 竞争对手 同事等,轻松拿下对方。包括吵架时。不信回头和你爱人试试。

              世间成功 修行更轻松。祝成功

              2019-11-01

              这阵子有个陌生人在这微博号到处留负面评论。我一直好奇的看着,同时怜悯他得是多么低频才无法得到提升。本来觉得或许他多看一阵子会好些,但近几天他开始骚扰其它读者了,我很过意不去,这就像有人到我家来做客,我不在意蚊子嗡嗡叫 但是客人被蚊子咬了不舒服。所以我把他拉黑了,第一次拉黑。

              被骚扰到的读者们,不好意思了

                2019-10-31

                这些是曾经的至爱。可是近几年即便在台湾也几乎没吃的欲望,虽然垂手可得。不是不喜欢了,而是喜欢的 其实一向只是那记忆。除去记忆,至爱的其实没那么好,至恶的其实也没那么差。把记忆和经历中的人事物分开,瞬间豁然开朗,天国净土降临☀️
                @朱德庸:

                吃夜市,
                大肠面线和甜不辣加臭豆腐

                2019-10-31

                二十年没听这首歌,再听 发现它的至真至美!感动,随手翻译一段,分享:

                There’s a hero
                有一位英雄
                If you look inside your heart
                就住在你的内心深处
                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你无需恐惧
                Of what you are
                自己本来的样子
                There’s an answer
                终会有答案
                If you reach into your soul
                若是你向自己内心深处探求
                And the sorrow that you know
                你所熟知的悲伤
                Will melt away
                终会烟消云散
                And then a hero comes along
                英雄即将现身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赐予你力量
                And you cast your fears aside
                你只需将恐惧丢在一旁
                And you know you can survive
                你心知晓 你定会挺过
                So when you feel like hope is gone
                当你自认为希望破灭之时
                Look inside you and be strong
                你只需探寻内心 你便会坚强
                And you’ll finally see the truth
                最终 你会发现事实
                That a hero lies in you
                你就是自己的盖世英雄

                分享 Mariah Carey 的歌曲《Hero》

                Hero (分享自@虾米音乐)

                Hero

                  2019-10-29

                  这新郎 好可爱的人哦

                  发现最近这里来了一群漂亮的摄影师们 //@是夏夏的:地主家的傻儿子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卧槽哈哈哈哈我先笑为敬

                    @饲养员研究中心:

                    哈哈哈哈新郎在婚礼现场激动发言边哭边感谢老婆和老婆妈妈做饭有多么好吃:我上辈子肯定是拯救银河系了

                    新娘在旁边笑着给他擦眼泪 嫁给这样的人肯定超幸福啊!
                    后续:

                    微博正文

                    微博正文

                    #史上超可爱新郎# #德云社般的婚礼发言#

                    饲养员研究中心的微博视频

                      2019-10-28

                      回复@穹顶之上话玄学:对!有勇气的行者,会把此生当做轮回中的最后一站来修行,超越生死局限。懦弱的人,才会把此生当做为下辈子做准备的前行。很惋惜众多上师教学子今生主要累积资粮 只为来世修行进步;我能理解要教导学子不要有目的性修行 因为那是外伸,但那教法实在弊端太大 误人一生!其实就是因为众多上师自己也没到。
                      @上帝的Lila: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现象,莫过于父母看亲生孩子了,怎么看都爱不释手。

                      这个宇宙 也是。如果你能把宇宙一切当成你的亲手创作 你的亲生孩子,你就会无时无刻赞叹万物无比可爱美丽,一木一草 天地山河。浸润在这美好感里,是高频状态。时刻保持高频状态,很快就能真正切入本性的自性高频。

                      这应该是最快的以假修真 法门了。人人可以立刻上手。

                      祝亲见万物无限美好☀️

                      (比如 我眼前衣柜门的把手 居然可以轻松开关一大扇门,多神奇啊

                      2019-10-27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现象,莫过于父母看亲生孩子了,怎么看都爱不释手。

                      这个宇宙 也是。如果你能把宇宙一切当成你的亲手创作 你的亲生孩子,你就会无时无刻赞叹万物无比可爱美丽,一木一草 天地山河。浸润在这美好感里,是高频状态。时刻保持高频状态,很快就能真正切入本性的自性高频。

                      这应该是最快的以假修真 法门了。人人可以立刻上手。

                      祝亲见万物无限美好☀️

                      (比如 我眼前衣柜门的把手 居然可以轻松开关一大扇门,多神奇啊!)

                      2019-10-24

                      还是大家聚汇的无限虚空厉害,找到了苹果美国app店的 pendo,搞定了。谢谢大家

                      @上帝的Lila:

                      写了篇文怎么都发不出来,改了很多可能敏感的词还是不行。是因为太长吗?最近有新规矩吗?还写吗?

                      其实你只是忘记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人 总是在追求。心里总是觉得不安 还没找到。于是展开了无始以来本能的不断追求。

                      这追求,随着人类的发展 越来越多样化,从追求生存的安全暖饱 繁衍交配,到有了文字后的知识追求,到文明后的各种名利权力情爱娱乐追求。所有这些追求,满足后都能短暂安息那股心不安,但因为不终究,所以人 继续无止境地追求追寻

                      这本能的 强烈的 不停歇的 寻找冲动 其实是人人都有的最原始欲望:回到圆满自在的光明本性。宗教的说法是 回到上帝,亲见佛菩萨。只是人们在追寻的路上忘记了,不自知地迷路了,越走越远。

                      具体一点,比如我此生吧,爸妈教导 只要透过努力和毅力 终究能得到答案,所以我比大多数人都拼,大学四年的学分三年就把它读完,的确老天爷特别照顾一路安排不可思议好的工作际遇,自己也从未忘记以勤补拙 达到行业的巅峰,隐退前有十年间所知的行业专业知识 比世界相关书籍出版领先至少两年以上。我想表达的是,即便在那知识领先的状态下,心中还是总有疑问,无法彻底安心。这种状态,可以在无数顶尖专家上看到,如爱因斯坦等。你可以说是探索精神,但背后的动力 是心清楚知道 这些 都还不是。

                      这惯性 跟随我到灵性追求上,尽所能参拜各地各界老师,地毯式不分门派地敞开探索学习,不懈怠地做功课闭关亲身体验。即便当初契入空性,还是继续求知若渴地寻求古今成就者的教导。直到有一天,突然地 无预告地 心完全 安了,彻底不再有任何疑问了。不是所有知识都学完了,而是心 回到本性了。无始以来唯一真正的追寻 找到了。突然再无迷惑。前所未有的放松自在。圆满了。

                      人 终其追求的 就是这种安住心性的圆满状态。人在生活中 其实经常短暂地体验到,所以大家对这状态其实并不陌生:

                      经济学家 物理学家 各领域深研专家 废寝忘食地钻研知识 却永远没有终极正确答案,但在过程的每个“发明发现”中 得到了短暂的“找到了”的满足感。

                      人在恋爱中,在“真爱”的忘我中,找到了短暂无我的感觉。

                      在性爱高峰的刹那,找到了片刻的无念晴空万里。

                      得到抓取的名利权力,或情爱,或外界的认可, 在短暂满足中找到了不外伸不抓取的安住。

                      体验新鲜的人事物的临在感中 找到了完全的当下。

                      全神贯注投入心喜爱的事中 找到了完全忘我的感觉。

                      极限运动激发的 生存本能状态的刹那 找到了心无旁骛的感觉。

                      所有美好的刹那中  瞥见了安住心性时的无量美好。

                      登高望远的宽阔中 找到了浩瀚感。

                      等等等。都是安住心性圆满状态的某一面向。

                      生活中的短暂瞥见,使你更欲罢不能。无始无终的追求 大多数时间是得不到的彷徨和痛苦。唯一的彻底解决方法 就是满足这最原始的追求:回到圆满自在的光明本性。即佛家的 解脱。

                      其它追求,都是枉然。

                      不要浪费了上天设置在我们最深处的这回归本性的GPS。

                      2019-10-24

                      要澄清一点:不是除了追求证悟其它啥都不要干了,而是 不要去“追求”。每刻 把在眼前的 做出你的最好。丰盛就会随之而来!//@绿林肉兔:感谢分享 可能因为不能推动GDP 所以

                      @上帝的Lila:

                      《其实你只是忘记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人 总是在追求。心里总是觉得不安 还没找到。于是展开了无始以来本能的不断追求。

                      这追求,随着人类的发展 越来越多样化,从追求生存的安全暖饱 繁衍交配,到有了文字后的知识追求,到文明后的各种名利权力情爱娱乐追求。所有这些追求,满足后都能短暂安息那股心不安,但因为不终究,所以人 继续无止境地追求追寻

                      这本能的 强烈的 不停歇的 寻找冲动 其实是人人都有的最原始欲望:回到圆满自在的光明本性。宗教的说法是 回到上帝,亲见佛菩萨。只是人们在追寻的路上忘记了,不自知地迷路了,越走越远。

                      具体一点,比如我此生吧,爸妈教导 只要透过努力和毅力 终究能得到答案,所以我比大多数人都拼,大学四年的学分三年就把它读完,的确老天爷特别照顾一路安排不可思议好的工作际遇,自己也从未忘记以勤补拙 达到行业的巅峰,隐退前有十年间所知的行业专业知识 比世界相关书籍出版领先至少两年以上。我想表达的是,即便在那知识领先的状态下,心中还是总有疑问,无法彻底安心。这种状态,可以在无数顶尖专家上看到,如爱因斯坦等。你可以说是探索精神,但背后的动力 是心清楚知道 这些 都还不是。

                      这惯性 跟随我到灵性追求上,尽所能参拜各地各界老师,地毯式不分门派地敞开探索学习,不懈怠地做功课闭关亲身体验。即便当初契入空性,还是继续求知若渴地寻求古今成就者的教导。直到有一天,突然地 无预告地 心完全 安了,彻底不再有任何疑问了。不是所有知识都学完了,而是心 回到本性了。无始以来唯一真正的追寻 找到了。突然再无迷惑。前所未有的放松自在。圆满了。

                      人 终其追求的 就是这种安住心性的圆满状态。人在生活中 其实经常短暂地体验到,所以大家对这状态其实并不陌生:

                      经济学家 物理学家 各领域深研专家 废寝忘食地钻研知识 却永远没有终极正确答案,但在过程的每个“发明发现”中 得到了短暂的“找到了”的满足感。

                      人在恋爱中,在“真爱”的忘我中,找到了短暂无我的感觉。

                      在性爱高峰的刹那,找到了片刻的无念晴空万里。

                      得到抓取的名利权力,或情爱,或外界的认可, 在短暂满足中找到了不外伸不抓取的安住。

                      体验新鲜的人事物的临在感中 找到了完全的当下。

                      全神贯注投入心喜爱的事中 找到了完全忘我的感觉。

                      极限运动激发的 生存本能状态的刹那 找到了心无旁骛的感觉。

                      所有美好的刹那中  瞥见了安住心性时的无量美好。

                      登高望远的宽阔中 找到了浩瀚感。

                      等等等。都是安住心性圆满状态的某一面向。

                      生活中的短暂瞥见,使你更欲罢不能。无始无终的追求 大多数时间是得不到的彷徨和痛苦。唯一的彻底解决方法 就是满足这最原始的追求:回到圆满自在的光明本性。即佛家的 解脱。

                      其它追求,都是枉然。

                      不要浪费了上天设置在我们最深处的这回归本性的GPS。

                      2019-10-22

                      回复@Chris·欢藩:当你能看见所有念头,你的意识就解开念头的束缚 完全自由了。完全自由的意识,一起念 就能鲜活体验,比如一想到“未来”或“过去”某个点,能清晰鲜活如当下的体验到,时间空间不起作用了。和精神病患不同的是 这是完全主动的有意识的 不是被动的无意识的。实相是去除念头的体验,所以只能体验无法理解。
                      @上帝的Lila:

                      一切如梦幻泡影 到底是什么情况?

                      当你能看到所有念头,你不但会认出整个宇宙是你念头堆砌出来的,还会认出你认知的全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喜怒哀乐 也都是你念头堆砌出来的,如此 认出空间 时间 不存在,一切时空 如念头般 虚幻不实,如雾亦如电。

                      没有任何你能感知到的东西,不是念头堆砌出来的。每个念头背后 都是一串念头堆砌出来的。

                      你就是包含整个上下四方的宇,古往今來的宙、最精彩的、也是唯一的 一本书。没有别人,没有其它,只有随时可变 不稳定的念头堆砌出来的梦幻泡影。

                      2019-10-22

                      一切如梦幻泡影 到底是什么情况?

                      当你能看到所有念头,你不但会认出整个宇宙是你念头堆砌出来的,还会认出你认知的全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喜怒哀乐 也都是你念头堆砌出来的,如此 认出空间 时间 不存在,一切时空 如念头般 虚幻不实,如雾亦如电。

                      没有任何你能感知到的东西,不是念头堆砌出来的。每个念头背后 都是一串念头堆砌出来的。

                      你就是包含整个上下四方的宇,古往今來的宙、最精彩的、也是唯一的 一本书。没有别人,没有其它,只有随时可变 不稳定的念头堆砌出来的梦幻泡影。

                      2019-10-20

                      身体某部位突然痛了 才会知道原来那个部位也会痛。以前没痛的时候,是想象不出怎么个痛法的。

                      所以 无病痛时,要能感到无限的恩典,并感恩上天,这不是阿Q精神或迷信,是智慧

                      同理,有悲痛时,要感恩,因为其实可以更痛多很多。

                      所以 看到别人痛 即便再不理解 也该同情,这不是慈悲,是智慧。

                      智慧 让你充满感恩。

                      充满感恩,就会接受到上天无限的爱。病痛就微不足道了。

                      所以 智慧与爱,文殊菩萨与观音菩萨,是小鸟的双翅,缺一就飞不起来。

                      #从智慧到爱的道路
                      #从爱到智慧的道路 更广为人知
                      #爱与智慧 能转化一切负能量!

                      2019-10-20

                      更震撼的来了:时刻“看见”念头,就是亲见观自在菩萨。//@彼得潘mewo:回复@上帝的Lila: 好震撼//@彼得潘mewo:我有个疑惑,觉知到妄念以后,该怎么做,算盘接受,不去抗拒各种妄念吗

                      @上帝的Lila:

                      总是有人问 头脑妄念和老天爷的声音 怎么分别。

                      就把一切声音念头直觉等 都当成妄念,全部。

                      你就会开始看到你所有的念头,包括整个你感知到的内外世界,如感到“伤心”是个念头、看到“白色”是个念头、想到“这就是觉知吗”更是念头,都只是念头,不断的念头,主角副角背景念头。

                      你就能看到 整个世界是你念头交织出来的幻化网,你就是那如如不动的觉知意识。

                      安住那觉知,你就能听见老天爷。